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58例临床分析(2)

2013-07-28 01:28
导读:3.2.2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影响胶原蛋白合成均与切口愈合不良有关。 3.2.3局部水肿,增加了局部张力,且压迫血管,影响局部血液循环。 3.2.4医
       3.2.2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影响胶原蛋白合成均与切口愈合不良有关。
        3.2.3局部水肿,增加了局部张力,且压迫血管,影响局部血液循环。
        3.2.4医生缝合技术不当,也是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在缝合过程中,缝扎过紧可使组织坏死,缝扎过松止血不彻底,渗出物较多,缝合时留有死腔,可扩大局部炎症反应,缝合组织层次对合不良致切口裂开。近年来高频电刀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增加了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
        3.2.5术后咳嗽、腹胀、曾应用糖皮质激素等,使脂肪液化发病率增加,不利于切口愈合。 
        3.3预防措施:
        3.3.1积极原发病:糖尿病术前调节血糖水平,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8mmol/L以下再手术。术中、术后严格监测血糖水平,控制糖摄入。对于贫血者,术前纠正贫血使血红蛋白达90g/L以上。对于妊娠水肿患者则应积极处理原发病以减轻或消除水肿,将中重度水肿控制在轻度及以下者可使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几率降低。
        3.3.2术中处理措施得当将减少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2]。
        3.3.2.1慎用电刀,对肥胖病人尽量避免使用电刀,如果需要使用时应将电刀强度调整到刚好能切割皮下组织为佳,避免以高强度电流切割组织,上血时,钳夹组织要少,避免大块组织电凝止血。
        3.3.2.2减少切口暴露时间,切口尽量用盐水纱堑保护,避免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
        3.3.2.3尽量避免空腔脏器内的消化液长时间浸渍切口,及时更换纱堑保护切口。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3.3.2.4缝合切口前,应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拭净游离的脂肪组织和冲洗液。
        3.3.2.5缝合脂肪层时应全层缝合,对合良好,勿留死腔。
        3.2.34术后注意严密观察。对于存在肥胖、糖尿病、贫血、水肿等以及手术持续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增多的患者,事先考虑到发生本病的可能,术后换药时,注意敷料上沾染渗液的色和量并观察切口的清洁度,看切缘周围是否有红肿发硬或皮温增高的现象,可于切口两侧适当加压观察是否有渗液渗出。
        3.2.5对于切口已发生脂肪液化的患者应及时在无菌条件下对切口进行处理,注意预防感染,另外可补充营养,静脉输注白蛋白,对全身情况给予纠正。α-糜蛋白酶为蛋白分解酶,可迅速分解坏死组织,使其变得稀薄利于引流排除,加速创面净化,从而有利肉芽组织生成,治疗脂肪液化方法简单,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可进行辅助治疗,即给予微波治疗以加强切口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水肿消退及渗出物吸收,从而促进切口愈合。
         总之,预防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需要术前、术中和术后多方面的注意和配合。  

[1]苏明宝,王一平,王旭飞。切口脂肪液化20例诊治体会[J]  实用外科杂志,1999,119:144。
[2]陈正阳,乌尔班,黄丽。腹部切口脂肪液化80例诊疗体会[J]。中国临床医生,2006,34(4):38。
上一篇:激素替代疗法治疗绝经综合征36例临床观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