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观察(2)
2013-09-11 01:34
导读:2.4副作用前后两组分别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都正常。奥美拉唑组所有病例仅1例出现轻度头昏,其他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3讨论 十二指肠溃疡是
2.4副作用 前后两组分别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都正常。奥美拉唑组所有病例仅1例出现轻度头昏,其他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3讨论
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道的常见病,一般认为是由于大脑皮质接受外界的不良刺激后,导致胃和十二指肠壁血管和肌肉发生痉挛,使胃肠壁细胞营养发生障碍和胃肠粘膜的抵抗力降低,致使胃肠粘膜易受胃液消化而形成溃疡,目前有人认为是胃弯曲杆菌感染所致,溃疡常为单个性,但也有多个溃疡,胃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同时存在时称复合性溃疡。溃疡病以疼痛为主要症状,其疼痛多为周期发作,秋季至春季是发作季节,可由气候寒冷或饮食不洁而诱发,胃小弯溃疡的疼痛多于餐后0.5~1小时发生,十二指肠溃疡或胃幽门部溃疡,多发于餐后3~4小时,有时可在半夜发生,但老年人的疼痛部位常无固定也缺乏明显的时间。其典型表现为饥饿不适、饱胀嗳气、泛酸或餐后定时的慢性中上腹疼痛,严重时可有黑便与呕血[2]。一般经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或消失。
奥美拉唑,别名洛赛克,是一种能够有效地抑制胃酸的分泌的质子泵抑制剂。是近年来研究开发的作用机制不同于H2受体拮抗作用的全新抗消化性溃疡药。它特异性地作用于胃粘膜壁细胞,降低壁细胞中的氢钾ATP酶的活性,从而抑制基础胃酸和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3]。本品作用于胃腺壁细胞,为H+-K+-ATP酶抑制剂,选择性对胃酸分泌有明显抑制作用,起效迅速,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返流性食管炎和胃泌素瘤。 能特异性地抑制壁细胞顶端膜构成的分泌性微管和胞浆内的管状泡上的H+、K+-ATP酶,从而有效地抑制胃酸的分泌。由于H+、K+-ATP酶是壁细胞泌酸的最后一个过程,故本品抑酸能力强大。它不仅能非竞争性抑制促胃液素、组胺、胆碱及食物、刺激迷走神经等引起的胃酸分泌,而且能抑制不受胆碱或H2受体阻断剂影响的部分基础胃酸分泌,对H2受体拮抗剂不能抑制的由二丁基环腺苷酸(DcAMP)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也有强而持久的抑制作用[4]。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H2受体拮抗剂、胃粘膜保护剂及抗酸剂都是有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28天愈合率都在90%以内。而最强有力的抑酸剂奥美拉唑,服用20-40mg可以持久抑制24小时的胃酸分泌,pH4以上在胃内,为愈合溃疡创造了良好条件[5]。本研究奥美拉唑组14天愈合率92%,28天愈合率95.8%。而对照组14天愈合率60%,28天愈合率95.2%。两组14天愈合率有非常显著差异,而28天愈合率两组没有差异。奥美拉唑对减轻溃疡疼痛效果非常显著。本组病人3天疼痛缓解率94.0%,所有病人用药7天疼痛消失,对照组3天缓解率仅12%。该文显示均没有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奥美拉唑组除1例轻度头昏外,无其它任何不良反应发生。
[1]陈寿坡.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及其对溃疡病近期疗效观察[J].中华内科杂志,2008;18(2):720-721
[2]朱栋才,刘达云.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观察[J],广西医学,2007:2O(4):729-730
[3]刘连友.周湘忠.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观状及评价[J].日本医学介绍,2007;24(1):41-43
[4]李益农.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J].实用内科杂志,2008;2O(1):13-14
[5]李依芬.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多中心临床观察924例[J].中华消化杂志,2007,15(1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