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黄芪建中汤为主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8例报告(2)
2013-10-03 01:09
导读:无效:自觉症状及胃镜检查均无变化。 5效果 根据上述疗效标准评定,本组58例全部有效,其中达近期治愈标准者48例,占82.7%,好转者10例,占17.2%。 本组
无效:自觉症状及胃镜检查均无变化。
5效果
根据上述疗效标准评定,本组58例全部有效,其中达近期治愈标准者48例,占82.7%,好转者10例,占17.2% 。
本组病例全部有不同程度的胃脘部疼痛和压痛。经治疗后,主要症状和体征的改善,以疼痛改善为最明显。其中34例在一周之内疼痛基本消失,占总数的58.6% 。 19例在十五天内、5例在二十天内疼痛消失。整个治疗期间,服用的药物,均无任何不良反应。
6典型病例
徐 某 男 46岁 公安干警,经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已8年。虽经过多次门诊及住院治疗,但其溃疡始终不能愈合。平时有典型的脾胃虚寒症状。2007年10月7日胃脘疼痛已5天来我院作胃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球部有3处溃疡,最大的如花生米大小,其余的如黄豆粒大小,胃窦部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改变。西医给予奥美拉唑和胃疡灵治疗7天,疼痛未能缓解,于10月16日来我科诊治。查体:胃脘部胀痛泛酸,喜温喜按,少气低声,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治以:温中补虚、缓急止痛。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味。药物:黄芪25克 白芍25克 炙草15克 生姜10克 桂枝10克 乌贼骨30克 大枣7枚 乳香10克 没药10克 饴糖25克(后入摇匀化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治疗四周,全身症状明显改善,胃脘痛胀及泛酸等症状消失。11月20日胃镜复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已经完全愈合。后经随访两年未复发。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小结:黄芪建中汤是由张仲景的小建中汤演变而来。即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再加黄芪。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绝大多数属于中焦虚寒之证,因此对虚劳里急,诸虚不足的脾胃虚寒证确有较好的疗效。本病例又加上乌贼骨、乳香、没药辛散温行,活血行气,生肌消肿,制酸止痛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