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探讨聚肌胞联合E7免疫对宫颈癌患者树突状细胞的

2014-04-29 01:30
导读:临床医学论文毕业论文,探讨聚肌胞联合E7免疫对宫颈癌患者树突状细胞的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1 引言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引起宫颈癌的主要病

1 引言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引起宫颈癌的主要病因,HPV 相关抗原具有宫颈癌特异性,因此HPV 相关抗原能够有效预防人的HPV 感染,但是临床研究发现不能治疗HPV 感染、宫颈癌或癌前病变。笔者首次报道,聚肌胞(poly (I:C))联合E7(44-62)(属HPV 多肽,同时含MHCI 和II 类抗原)能产生特异性细胞毒性T 细胞反应且增加树突状细胞(DC)数量,完全抑制人宫颈癌模型小鼠的肿瘤生长,与MHC I 类抗原比较,含MHC I 和II 类抗原的多肽疫苗能够显著延长抗肿瘤免疫反应时间[1-3]。拟通过MTT 实验和流式细胞技术研究正常人、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患者的外周血DC 在聚肌胞联合E7(44-62)刺激下的免疫反应,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2 材料和方法
  2.1 检测对象及分组
  (1)宫颈癌组: 10 例。为湖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女,年龄41~62(平均51.5)岁。所有宫颈癌均经病检证实,凡接受放、化疗或免疫调节治疗患者均排除在外。术前1 周内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肝素抗凝,待检。
  (2)CIN 组: 10 例。均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期患者,所有宫颈上皮内瘤变经病检证实。女,年龄39~54(平均46.2)岁。术前1 周内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肝素抗凝,待检。
  (3)正常对照组: 10 例。女,年龄28~35 岁(平均34.2)岁,均为在校的健康志愿学生,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肝素抗凝,待检。
  2.2 检查项目及方法
  2.2.1 DC 的分离和培养
  方法见参照文献[4],以Ficoll 密度梯度离心方法从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在无菌条件下将所获细胞加入含10%小牛血清的RPMI 1640 培养液(美国GBICO 公司产品)中培养(37℃、5%CO 2)。1h 后,轻洗培养瓶去除非贴壁细胞,贴壁细胞加入含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500U/mL)和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00U/mL)的RPMI 1640 培养液中继续培养7d,2~3d 更换培养液1 次。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2.2.2 MTT 实验
  加入0.25% Trypsin-EDTA Solution 消化后,用RPMI 1640 培养液制成DC 细胞悬液,台盼蓝拒染法鉴定细胞存活率> 95%。各组细胞(1×105/ml,总体积100 μl)在RPMI 1640完全培养液中与含聚肌胞(终浓度为50μg/ mL,购自英国GE Healthcare 公司),或聚肌胞(终浓度为50μg/mL)和E7(44-62)(终浓度为100μg/mL,序列为QAEPDRAHYNIVTFCCKCD,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成)或培养液(空白对照)共同培养。5 d 后,加入MTT(10 μl,5mg/ml)并于37 ℃ 孵育4 h,采用酶标仪检测490nm 波长吸光度值。DC细胞增殖比例=实验组吸光度/ 空白对照吸光度。
  2.2.3 流式细胞技术
  将分离的DC移入RPMI 1640 培养液内含聚肌胞,或聚肌胞和E7(44-62)( 终浓度均同前),或培养液共同培养16 h。根据固定/渗透试剂盒(购自英国BD 公司)说明进行细胞内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异硫氰酸(FITC)标记鼠抗人CD11c 单克隆抗体和藻红蛋白(PE)标记鼠抗人CD86 单克隆抗体(抗体均购自美国eBioscience 公司)标记的细胞。阳性细胞百分率(%)=染色阳性细胞数/总细胞数×100%。
  2.3 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S 表示,组间差异采用ANOVA 及q 检验分析。P <0.05 认为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 软件。
  3 结果
  3.1 DC 的比例及增殖反应
  宫颈癌组外周血的DC 占外周血单核细胞的比例(0.12+0.007,%)显著低于C 组(1.13+0.056,%)和CIN 组(0.25+0.012,%)(均P <0.01);CIN 组DC 的比例显著高于宫颈癌组(P <0.05)。与聚肌胞比较,聚肌胞联合E7(44-62)刺激能够显著提高C 组、CIN组和宫颈癌患者外周血的DC 的增殖反应(均P <0.01)。宫颈癌组和CIN 组DC 对聚肌胞联合E7(44-62)刺激的增殖反应显著低于C 组(均P <0.01),宫颈癌组DC 的增殖反应与CIN组无显著差异(P >0.05),图1。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3.2 DC 的CD11c+/CD86+表达
  宫颈癌组DC 的CD11c+/CD86+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C 组和CIN 组(P <0.01,P <0.05),C 组CD11c+/CD86+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IN 组(P <0.05)。 与聚肌胞组比较,聚肌胞联合E7(44-62)刺激能够显著提高宫颈癌患者外周血的DCCD11c+/CD86+的表达水平(P 值分别<0.01,<0.05),图2。
  DC 的CD11c+/CD86+表达 A:C 组DC 在加入培养液后CD11c+/CD86+的表达;B:C 组DC 在加入聚肌胞后CD11c+/CD86+的表达;C:C 组DC 在加入聚肌胞联合E7(44-62)后CD11c+/CD86+的表达;D:CIN 组DC 在加入培养液后CD11c+/CD86+的表达;E:CIN 组DC 在加入聚肌胞后CD11c+/CD86+的表达;F:CIN 组DC 在加入聚肌胞联合E7(44-62)后
上一篇:探讨重视临床用药风险责任防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