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关键词】 勃起
近年来,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证实了下尿路症状(LUTS)与阴茎勃起障碍(ED)有着很强的相关性。这一发现为两者的临床诊疗和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揭示了LUTS和ED发病机制上的相关性,并提示在两种疾病的个体化诊疗中应考虑到这种相关性。Ponholzer A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Int J Impot Res, 2007, 19(6):544550],提出LUTS和ED的相关性可能有以下五种机制:①Rho布っ傅幕钚栽黾樱虎讦联采錾舷偎厥芴骞δ苁У鳎虎勰谄NOS/NO比例下降;④小骨盆的动脉粥样硬化;⑤累及膀胱、前列腺和阴茎的自主神经过度兴奋。根据最近一项随机研究的结果,西地那非对LUTS有积极的改善效果,但对ED合并LUTS的患者的尿流量无明显影响。尽管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证实,PDE5抑制剂可能将来会用于治疗LUTS。α受体阻滞剂对ED无类似缓解作用,坦索罗辛可引起10%患者出现逆行射精,5拨粱乖酶抑制剂还可在10%患者中引起ED、性欲缺失和射精量减少。经尿道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术可引起90%患者出现逆行射精;其对勃起功能的影响还存在争论。而微创治疗(激光前列腺切除、经尿道热疗法)引起患者逆行射精的发生率较低,在20%-70%之间。尽管机制不明,但显然LUTS与ED密切相关。应该对那些因LUTS或良性前列腺增生而就诊的患者,进行性功能障碍的多项检查,并被告知药物和手术对性功能方面可能造成的影响。
医生点评:下尿路症状(LUTS)与阴茎勃起障碍(ED)之间的联系目前越来越受到重视。芬兰的一项临床研究[Shiri R, H|kkinen JT, Hakama M, et al. J Urol, 2005, 174(1):205209; discussion 209]提示存在中重度下尿路梗阻症状的患者发生性功能障碍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2.7-3.5倍。由于下尿路梗阻与阴茎勃起障碍均多见于老年人,且可伴随出现,因此很可能两者之间存在一些交叉甚至相同的发病机制。上述研究提到的5种机制对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将起积极的作用。国内有报道发现西地那非对于前列腺基质平滑肌亦有辅助性松弛作用,因此不但能治疗ED,也有助于BPH时LUTS的缓解。当今LUTS的各种治疗手段往往忽视了对性功能的影响,LUTS与ED之间关系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将会更加有利于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