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 目的 考察超滤法纯化金银花提取液的最佳条件。方法 采用超滤法(分子截留值5 00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筛选超滤压力、药液流速、循环时间3个因素的最佳条件。结果 压力控制在0.05~0.07 MPa,循环流速控制在2 d/s左右,循环时间控制在2 h内,最终纯化液干浸膏中绿原酸高达44.10 mg/g.。结论 本法是纯化金银花药材及其制剂的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超滤法;金银花;绿原酸;纯化条件
超滤法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项膜分离新技术。国内已有人将超滤法运用到金银花的提取中,以超滤法与醇沉法相比较,实验结果显示70%醇沉法较超滤法得到的提取物多,但绿原酸得率低,超滤法较水提醇沉法能更有效地保留有效成分[1]。
绿原酸分子量为354.3,采用超滤(分子量截留值5 000)可以除去其中的多糖、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本实验对高速离心后的水提液进行超滤,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超滤液中绿原酸含量,以确定超滤程度,避免有效成分的损失。
1 仪器与试药
中空纤维超滤膜实验室小设备(北京旭邦膜设备有限责任公司);RB15蠕动泵(天津纺织工学院膜技术工程公司机械厂);中空纤维超滤柱CLW003(聚醚砜,50 mm×300 mm,pH值2~13,截留分子量5 000)(北京旭邦膜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美国Agilent1100液相色谱仪系统;AL104型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绿原酸对照品(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批号110753-200212),甲醇、乙腈均为色谱纯试剂,磷酸为分析纯试剂,水为超纯水。药材购自江苏省药材公司,由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生药学鉴定室鉴定为忍冬科植物山银花Lonicera confusa DC.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科。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2 实验方法
2.1 绿原酸含量的测定
2.1.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在50 ℃真空干燥至恒重的绿原酸对照品5 mg,置10 mL棕色量瓶中,加体积分数为50%的甲醇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 mL,置10 mL棕色量瓶中,加体积分数为50%的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 mL中含绿原酸50 μg)。因绿原酸受热见光易分解,宜用棕色量瓶贮存并置4 ℃冰箱备用。
2.1.2 色谱条件 色谱柱YMC睵ack ODS柱(250 mm×4.6 mm);柱温:25 ℃;流动相:乙腈0.4%磷酸(体积比13∶87);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327 nm。
2.1.3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50.10 μg/mL)1,5,10,20,40 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以绿原酸对照品的量为横坐标(x),以绿原酸峰面积为纵坐标(y),计算回归方程为:y=158.69x + 2.1483,r=0.99998。结果表明绿原酸在0.0501~2.0040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
2.1.4 样品测定 精密吸取样品溶液1 mL于10 mL量瓶中,相应溶剂定容,摇匀,采用随行标准法。
2.1.5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提取液经0.45 μm滤膜滤过,即可。
2.2 超滤仪的使用
2.2.1 初用时的前期处理
①将超滤组件内的保护液放掉,储液箱内加入清洗水,水压不超过0.15 MPa,进水通过超滤组件经浓缩液口和超滤液口排出,不得小于10 min。
②采用质量分数0.2%~0.5%的氢氧化钠溶液循环清洗30 min。清洗时浓缩液口排液量应稍大于超滤液口的排液量。
③蒸馏水清洗超滤组件,至少40 min。 2.2.2 运行 样品(经高速离心后)从料液槽中经蠕动泵输入中空纤维超滤柱,其中的大分子杂质从浓缩液出口回到原样品料液槽中,而小分子药液则在压力驱动下透过超滤膜,从中空纤维外腔的透过液出口流出。如此反复循环,直到达到分离和浓缩要求。超滤过程中,压力通过调压阀和蠕动泵的转速来控制,流量通过蠕动泵的转速调节钮控制。超滤完毕,用蒸馏水等压冲洗(关闭超滤液出口)数次,至达到要求。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 孟根达莱,刘栓娣,青格乐.醇沉工艺对中成药质量的影响[J].中成药,1996,18(3):516.
[3] 刘振丽,张秋海,欧兴长.超滤与醇沉对中研I号冲剂有效成分影响的对比研究[J].中草药,1998,29(7):451.
[4] 刘振丽,张秋海,欧兴长.超滤条件对中药四妙勇安汤超滤的影响[J].膜科学与技术,1999,19(2):554-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