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水安全与和谐社会探讨(8)

2013-09-24 01:12
导读:水安全是关系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将在较长的时期内制约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在近几十年,的水需求

水安全是关系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将在较长的时期内制约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在近几十年,的水需求平均增长率是1.5%,而水供给增长率是1.1%。在现行政策框架以及水环境现状下,以现在的人口增长率、工业和城市发展速度,水需求将持续地增长,水的供需差距将越来越大。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人均GNP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则2050年的GNP将比1980年增长几十倍。我国水资源最大可利用量为1-1.1万亿m3(超过则有水生态环境崩溃危险),也就是说, GNP增长数十倍,而供水量最大增长3倍(尚不考虑水质污染和水环境破坏引发的水量损失)。要满足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要求,到2020年实现GDP“翻两番”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全方位、多措施、大力度地解决水资源供求矛盾问题,要以人为本,坚持的发展观,采取宣传、工程、行政、经济、、法律等综合措施,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爱水、管水、节水、保水、调水,全力保障水安全。
7.1以人为本,转变观念,严格按自然经济社会规律办事
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大力提高全社会的水安全意识,转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形成爱水、节水、保水的良好社会环境,以人水和谐的新理念统领整个水利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严格遵守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在防止水对人的侵害的同时,特别注意防止人对水的侵害。在做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治理的同时,重视和加强对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通过制定水资源综合规划、防洪规划等一系列规划,统筹解决各种水问题,通过合理开发水资源、高效利用水资源、合理配置水资源等,基本满足人类生存、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的需求;通过规范和调节人类水事行为,彻底制止对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破坏和掠夺性开发行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使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持与保障达到较高的水平,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安全基本得到保障,经济社会抗御水旱灾害风险的能力达到较高的水平,基本达到洪旱无恙,人居环境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环境良好,基本实现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大力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饮水安全是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和生命健康的头等大事,目前,全国有3亿多人饮水不安全,相当一部分城市水源污染严重,威胁到饮水水质,严重影响人的生命健康。因此,要大力加强节水防污染型社会建设,科学保护利用水资源,统筹协调生产生活生态用水,优先保证生活用水,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开源节流防污并举,全面普查,统筹规划,强化措施,明确目标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将饮水安全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考核体系,构建饮水安全的工程、监测、法规政策、投资保障等体系,不断完善饮水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进行饮水安全普查摸底,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供水工程管护范围,制定有关办法和标准,加强水质检验和监测,防止水源受到污染和人为破坏,积极推行雨洪利用,全面实行节约用水,不断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让广大群众都能喝上清洁卫生的放心水,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7.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筑与水资源承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  
循环经济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开放型流动的线性经济。它以“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循环利用模式代替“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真正实现了经济运行过程中“资源—产品—再利用资源”的反馈式流程。通过物质的不断循环利用来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进行制度和技术创新,明确生态环境和基本资源的产权关系,并规定其交易和补偿机制。加强环境和资源监测的科学化、信息化和化建设,将发展循环经济政策纳入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体系之中,并与其他政策相配套,使循环经济逐步达到规范化、法制化、普遍化、经常化。同时,要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合理调整经济结构,从全局出发,按照一个地方、一个区域的水资源状况来科学规划经济社会的发展布局,在水资源充裕地区和紧缺地区打造不同的经济结构,从传统的"以需定供"转为"以供定需",量水而行,以水定发展,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制定地区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方案;调整与水资源条件和水资源供应不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使国民经济各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与水资源配置相协调,逐步建立与区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推进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7.2.1 与水资源承载力相适应,调整经济空间结构  
在缺水地区限制发展高耗水项目,并压缩耗水量大、效益低的行业,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鼓励火电、纺织、石油化工、造纸、钢铁等高耗水行业向水资源丰富地区或沿海地区转移。  
7.2.2 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调整城镇体系  
要从水资源角度,建立起“以水定城市发展合理规模,以水定城镇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机制。严格实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行业用水定额取水管理,真正做到以供定需,以水定发展。  
7.2.3 重视水资源条件,调整农业种植业布局和结构  
制订农业发展战略要充分考虑全国及各区域的水资源条件,在缺水地区减少水稻、冬小麦等大耗水农作物种植比重。加强作物品种改良,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促进种植业由传统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转变,发展雨热同期或积极培育耐旱的优质高效农业品种。  
7.2.4按照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思路,实施水资源替代战略  
要适当增加国内需求量大、且耗水多的粮食、纸浆、钢铁等产品进口,努力实现重要资源进口来源多元化,间接实现水资源的国际贸易。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粮食生产并不具有优势,而且粮食是水资源耗用大户,可以在不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条件下,通过出口高效益低耗水产品、适当多进口粮食等大耗水产品,以贸易的形式最终解决水资源短缺和粮食安全问题。节余的水资源可用于发展工业等,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7.3进一步完善大江大河的防洪减灾体系。
要不断完善防洪抗旱的工程和非工程体系,构建高标准的城市防洪排涝饮水体系,建成全面的防洪减灾体系,抓紧开展全国洪水风险区划和划分流域洪水风险区域工作,并公之于众,提高公众的水患意识、自身避险意识,建立防洪抗旱、救灾及灾后重建机制。逐步推行洪水保险制度,完善洪水调度手段,并组织科技联合攻关,加强防洪减灾社会化、蓄滞洪区管理与运用、洪水资源利用和城市蓄滞雨水措施、跨水系或流域洪水调度、适应洪水的农业和产业结构、洪水灾害评估系统、防洪减灾投资与集资政策、不同江河不同防洪工程的最佳防洪标准、防汛抢险实用技术等方面的,大力提高防洪减灾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使防洪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洪水特点相适应。保障从整体安全的角度对洪水进行优化调度,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对防洪的要求,保障大江、大河、大湖和沿海主要防洪保护区及城市的防洪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防洪安全,保障经济社会的安全运行和稳定发展。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7.4构建水资源配置网络体系
上一篇:两种储冰优点之结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