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教师教育研究新动向(2)

2013-06-15 01:35
导读:大学 组织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对策研究调研,对全国22个省(自治区) 47个县近3万名农村中小教师进行了调查。其中,关于培训听到了一些来自一
大学组织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对策研究”调研,对全国22个省(自治区) 47个县近3万名农村中小教师进行了调查。其中,关于培训听到了一些来自一线的真切声音,如“不要再讲美国的教育如何改革,就说我们该怎么上课!”“我们不知新课程怎样上,请给我们一个示范。”一方面,农村中小学教师对参加培训抱有很高的期望,需求多样而强烈,另一方面对现实中的培训活动肯定得很少。在课题组调查的样本县中,超过90%的农村教师最近3年都参加过一次以上的培训,包括学历再提高培训、新课程上岗培训、现代信息技术培训等。据统计,只有大约45%的农村教师认为培训对自己的教学和科研的帮助很大,有45%左右的人认为效果一般,而约10%的教师认为没有什么帮助。这些调查结果和所反映的问题,真实地流露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许多“鲜活思想”,是对其特殊性的客观诠释,这恐怕不仅在所调查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们中间具有代表性,而且在其他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群体中也具有代表性。这种情况应当引起我们的审视和反思。

    二、聚焦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中国高度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农村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及其专业发展取得了重大进步,为推进中国基本实现和全面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重大任务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例如,农村教师的学历、职务结构和城镇教师的差距在趋于缩小,其中2006年农村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合格率分别达到98.9%、96.3%和86.5%;农村专科学历的小学教师、本科学历的初中教师分别占到53.6%和30%。同时,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计划”的新举措,将有力地提升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农村教师队伍及其专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学者认为,从政策执行的角度审视,最突出的问题是农村地区出现了“教师教育边缘化”现象,主要表现为:(1)高等院校教师职前培养中“去农村化”问题凸显;(2)农村教师“逃避”在职“非学历”培训问题滋生;(3)培训机构形式主义的“走过场”式培训普遍;(4)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继续教育“无用论” 思想抬头。其中,教师职前培养中“去农村化”非常严重,面向农村培养师资的院校减少,培养模式单一,教师专业教育弱化,而且师范与非师范培养方案趋同,培养“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目标不明。加之,农村地区师范生生源质量下降,毕业生普遍不愿去农村地区任教,“不得不”去农村的除了出于“无奈”、农村教育思想淡漠外,在乡土教育、实践环节也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面向农村地区教师培养的教师职前教育实际上处于若有若无的边缘状态。在2005年全国教师教育学会组织的“全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基础调研”中也反映出农村教师培训的问题,调查显示,培训资源尤其是优质培训资源短缺造成培训机会少,占46.6%,在贫困地区培训供需矛盾尤为突出,比例高达58.3%;个人负担培训费用较高,占54.1%,贫困县教师个人负担费用比例高达58.3%;培训效果不显著(占 33.3%)和培训内容与教学实际脱节(占32.1%)仍然是教师培训存在的突出弊端,贫困县的这一问题尤为突出,比例达39.2%。教师们还普遍反映,培训的主要问题是走形式多,大理论多,针对农村教育教学实际的少,实效性差,与教学工作的联系不紧密,也存在着培训者专业水平不高、单向灌输、忽视学员感受以及培训形式单一、内容不够丰富等问题。调查还表明,经过近几年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进修学习,大部分农村教师学历达到国家规定标准,而且具有高学历的教师明显增多。尽管农村教师取得了国家承认的专科和本科学历,但是还存在学历与能力相背离的问题,实际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并没有同步提高,特别是专业不对口所占比例偏高,如“一所初中校30多名教师中竟然有20多人拿的是中文专业文凭”,在西部一些农村地区学校有1/3的教师所教学科与所学专业不一致,使农村教师“学非所教”的问题更加突出。同时还存在着农村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学能力不足、自主专业发展的意识较低、自主专业发展的能力有限、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缺乏、运用能力欠缺等问题。从总体上看,现在农村教师队伍面临着两大突出问题:一是结构性问题,如年龄断层,即农村小学教师老化的问题严重,区域分布不均衡,城镇教师超编和农村教师缺编并重,农村教师的学科分布不均衡等;二是总体素质问题,即整体素质亟待提高。如从学历层次看,据统计全国还有30多万教师学历不合格,专科学历的小学教师农村比城市低28.9%,本科学历的初中教师,农村比城市低38%,差距比较大等。

对于农村教师教育及其专业发展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学者认为,从政策执行的角度分析农村地区“教师教育边缘化”问题,其根源在于相关政策顺利执行必需的基本条件的缺失,主要是:(1)地方教师教育政策制度缺失;(2)农村地区教师教育政策执行主体缺失;(3)农村地区教师教育政策执行必需资源缺失;(4)农村地区教师教育政策执行中监管环节缺失。还有学者认为,多重因素制约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调查发现,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着主体错位现象,多数地方教师专业发展都是依靠行政力量来推动;有超过40%的农村教师反映,没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因为教学任务重,长期超负荷工作,如在农村一些地区,除去早晚自习,中学教师平均每周要上15节课,多的达到24节;小学教师的课时数更多,平均每周 16节,多的甚至达到30节,根本没有时间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这一问题的深层原因是农村教师严重缺编;缺乏专家引领和专业指导,有30%多的农村教师面对专业发展要求不知所措,有些偏远学校甚至数年见不到一个教研员,校本教研难于把握,教师们不知何种途径才能获得真正的专业发展;再有学者调查发现,至今许多农村学校仅有《新华字典》和《英汉词典》,而缺少《辞海》和各科教学必需的专业词典、工具书、学科史等图书,至于能否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快发展,往往因为经费问题、观念问题、方法问题等难以落实。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

上一篇: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谈 下一篇:论奥巴马政府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