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议高职院校职业外语改革背景下听说课程的教(2)

2013-10-18 01:09
导读:2.5 校园 建设及支持 自开展职业教学改革以来,我院积极开展各类课外活动,如开办校园电台、发行英语报、校园英语大赛以及各学院学生会举办的英语角

  2.5 校园建设及支持
  自开展职业教学改革以来,我院积极开展各类课外活动,如开办校园电台、发行英语报、校园英语大赛以及各学院学生会举办的英语角等活动。每学年在新生中由任课教师推荐口语及程度较好的同学参加学校选拔,选上的同学可参加与其英语特长有关的培优班,或由学校推荐参加各类英文大赛。

  2.6 积极开发利用本地课程资源
  高职院校的教学一直注重“结合”。作为一门基础课,我院外语课的工学结合主要包括以下几层含义:(1)强调语言学习的实用性,以“够用”为标准;(2)教学内容反映将来的工作岗位需求;(3)未来条件许可时,进行公共外语课程与工作的结合,如与专业教师开设双语教学、实训室教学、学生兼职时给予适当的语言训练及等。可以说,我院职业外语改革为“工学结合”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和可能性。以往的听说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固然有一定的帮助,但受教材和旧有教学思路的束缚,对于“工学结合”这个目标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学生虽然通过学习后能掌握一般的日常对话和简单的商务环境中的交流能力,但放在各自具体的工作背景中,经常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捉襟见肘的感觉。以我院汽车学院为例,该院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有汽车、客服、汽车、汽车租赁、机电维修以及类岗位,又如建工学院的同学未来则可能从事环境监测、污水处理、设计、水务运行管理、工程造价、物业管理等工作,为学生提供一个更符合职业发展需求的语言学习环境是非常必要的。我校学生在毕业前均在市内各类企业,而深圳作为一座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城市,许多工作岗位对于英语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借助职业外语改革,依托各院系各自的实习基地和实习岗位,任课老师对于听说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课堂活动的设计、课外活动的指导更具有针对性。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3. 师生反馈及问题
  
  最普遍的反映是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明显提高。不过通过近两年的运行,也发现下列因素会从不同程度影响这次教改的效果,需要加以重视和设法解决。
  3.1 公共课教师专业知识不足
  我院高职公共外语课程体系由职场英语、行业英语、专业英语和素质英语等课程组成,其中前两门课程为必修课程,后两门为选修课程。按照目前职业外语改革中行业英语的分类,主要有:设计英语、化生英语、经贸英语、医护英语、土建英语、IT英语、汽车英语、机电英语以及包装印刷英语。因此,公共外语任课老师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挑战,对继续的要求相比从前更具体、更高。此外,通过几个学年的磨合,各专业群任课教师的稳定也是必然的发展方向。除教师自身加强自学外,在学院层面为教师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也是非常必要的。
  3.2 公共课教师与外教的衔接问题
  中外教合作教学是一个需要磨合和不断改善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首先,外教的作用存在变数。外教自身的教育背景是一个因素,在非英语专业广泛开设外教课,外教的需求增加了,而学校聘请外教的途径与招聘国内教师相比要有限得多,有时需要作一些让步。另外,对于外教授课内容和方式的监督也很重要。一般而言,外教上课的自由度和随意性要超过国内教师。最后,中教和外教的沟通配合程度对于课程进度和衔接也有直接的影响。
  3.3 公外学生听说能力基础的现实情况
  以我院为例,深圳本地学生的语音普遍较好,外地生则有不少成绩强于本地生,但发音和表达流畅方面不如本地生。虽然教改后听说课程的总量和比例较之前有了较大的增加,但总体课时仍然有限,如果要安排专门的时间纠正和改善学生的语音语调,所需要的时间是目前学时和教学内容很难满足的,而掌握正确的发音对于学生后续的听说能力发展非常重要。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3.4 教材以外视听资源的选择
  教材中的听说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考虑到学生的程度以及专业方向的不同,任课教师一般都会适当增补一些教材以外的视听资料。以建工学院的建筑电气和物管两个专业为例,针对建筑电气专业的学生,教师可利用网上搜索到的“魔术房屋”视频(一座拥有大量高科技因子的房屋,如隐形门禁、一个遍及全屋的触摸式屏幕,可以管理照明、安全系统、空调和视听资料库,还有诸如指纹解读器、运动感应器等),在开展听力练习的同时,教师通过设计相关的问题和话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而针对物管专业的同学,网上的房地产英语系列与物业管理英语同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要获得这些针对性更强的视听资料,需要教师在备课时积极搜索。另外,教师还可以提供给学生相应的链接在课外学习。网上还有大量优质的视听资源,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两个相对资源比较丰富、内容比较合适的网站,一些网站上面的听写练习对于学生是很好的课外练习。由于教材的更新速度不可能与网站相提并论,所以网站上的资源对于教材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补充。但是,具体选择何种材料由任课老师决定,这就意味着在不同班级之间很难达成较为一致的安排,学习效果如何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另外,外教经常也会向学生提供一些视频,但有些视频内容与学生的专业关联度是否密切,针对性和难度是否合适,目前仍在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此进行管理控制。
  3.5 学生管理时间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听说能力的提高没有任何捷径,必须要通过大量的练习,也就是要先解决“量”的问题。按照目前听说课程的课时,对于这个“量”的贡献比例是有限的。客观地讲,课堂教学环节里,任课教师除按照教学计划完成各项教学内容外,一个主导思想应该是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帮助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对学生课外的学习效果进行一定程度的跟踪和督促。如何在专业课程任务繁重的情况下,每天或每周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英语听说方面的训练,不同的学生具体情况各自不同。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热情、决心和有效管理时间的能力都会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其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强弱。从此次教改的目前效果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之前有比较明显的提高,课堂参与程度较好,如果任课教师能对学生课外时间的管理进行监督和跟进,学习效果应会更为明显。但大学教育毕竟不同于中学教学,“耳提面命”不利于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因此,一个科学合理的跟踪监督机制是非常必要的,这仍然需要较长时间的摸索和实践。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参考文献
  方亦飞. 基于当地课程资源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思考[J]. 中国校外教育,2009(2):106.
  李佳. 参与型教学模式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 中国教育,2009(1):209-210.
  刘明. 理工科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探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09(12):427.
  盛婧. 任务驱动型英语听力教学模式初探[J]. 科教文汇,2010(1):89.
  张小飞. 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 社科纵横,2009(8):177-178.

上一篇:浅论大学英语听力教材的选择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