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关键词:语块 应用 实验
论文摘要:写作是学习的难点,学家发现“语言并不是由语法和词汇组成,而是由大量的预制语块组成”。笔者进行了语块教学法的实验,介绍了实验的理论依据,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
一、引言
写作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技能之一,也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感觉最难的学习任务.语言学家(Lewis,1993)发现“语言知识的获得和交际能力的提高是通过扩大学生的词汇块、搭配能力和有效掌握最基本词汇和语言结构而实现的”。所以,语块教学法的提出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二、理论依据
学家 Miller 创造了组块(chunks)来表示储存在记忆中有意义的单位。Becker 和 Lewis等专家对语块进行了研究, Becker提出,语言的记忆、储存和输出并不以单个词为单位,而以固定和半固定模式化的“板块”为语言交际的最小单位,语言交际更多地建立在长短不一的词汇成分上,使用者更多使用储存在记忆系统里的语块。Lewis认为语块包括:1、短语,由一个以上词组成的固定短语;2、搭配,以较高率出现的单词组合;3、惯用话语,具有固定语用功能的单词组合,既可是完整句子,也可是固定的句子开头。4、书面中的框架和引语,用于书面语中,作为篇章组织手段,形式和功能固定或半固定的短语(Lewis, 1997)。
三、实验设计与过程
1.实验目的
由语块理论得出,信息以语块形式储存更易于检索和提取,对于语块的掌握无疑会增加英语写作的流畅性和准确性。写作中,学生最大问题是无法把要表达的词组和句子准确写出,常是所表达的与所希望表达的大相径庭,这说明其大脑储存的语块有限,输出时不能立刻提取信息,只能从记忆中的单词搜取相应的词语来编码,输出结果常是不地道的,且大量孤立单词的储存增加了学生的记忆负荷,影响了学习效率,打击了学习信心。为改变该状况特进行了以下实验。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2.实验方法
本实验持续一个学期,以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英语》(必修)第二册(上)为教材,以语块教学法为主线,通过输入和输出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有效掌握并熟练运用语块,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3.实验过程
以该教材第一单元为例说明实验过程:
3.1增强语块意识——辨认语块
为增强学生语块意识,笔者在第一节英语课中进行两项活动:1、学生辨认语块。使他们感性认识语块是英语交际最小单位。2、让学生当堂几个句子(汉译英),其中一半给出提示词,另一半给出提示语块。该对比方式使学生初步体会到语块的作用。布置课后作业时,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同时标出语块,为教师的语块教学法准备。
3.2熟悉语块用法——操练语块
在课堂教学时间完成两大任务:一是验证预习中获取的信息。二是结合课文语境学习语言知识。语言知识的学习通常通过语言点的教学来完成。语言点包括重点词、词组和句型。语块教学法则以语块为单位进行语言知识的教学,根据语块类别和难易程度分配不同的教学时间。
3.1.1固定短语搭配
如work on; go by; dream of; use up… 此类语块在单词表中出现且用法较简单,学生容易记忆和掌握,故可分配较少教学时间。
3.1.2含重点词的语块
如a promising student; beyond imagination; have a genius for… 此类语块虽结构用法较简单,但灵活性较强,要根据语境替换单词,故在操练时注意其灵活性和替换性。
3.1.3结构特别的句型
如It turns out that; There is no point (in) doing sth; It is obvious that… 此类语块已是半固定的句型,对学生句子的输出意义重大但不易被学生掌握,故应分配较多的教学时间。
3.1.4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