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娱乐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所拥有的权利。为了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引导学生把消遣与学习结合起来,拓展、延伸学习的空间,可建立基于学校局域网的班级“数字”,并创建班级、个人网页相互链接的园地。依据学生的兴趣设置不同的栏目,布置不同的课题内容,以游戏的形式安排健康有益的网络学习内容。比如在网上开展知识竞赛、网络同步课堂、优秀网页展评等,吸引学生利用这一网络平台,轻点鼠标即可进入洁净的网络世界博览群书,作探究性学习,展现自己电脑网络知识和能力。这样,可避免学生沉溺于单纯的网络娱乐游戏中,使他们把上网和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从学习中既获取知识又享受乐趣,从而加强对青少年网络行为动机的纠偏和认知能力的培养。
三、实现家校联合,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家庭教育十分关键。网络信息时代,家长应紧跟时代潮流,及时掌握前沿的网络信息,做好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引导未成年人健康地上网。学校可以以家长学校的形式,定期对家长进行培训,使他们基本掌握有关电脑网络知识。这样,对孩子上什么网站,和什么人网上交友,孩子收发了哪些邮件,会不会接触有害的网络信息,什么游戏容易令人沉迷等等,父母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在对家长进行网络知识培训的同时,通过家长会和家长网上信箱等形式对家长进行网络道德的。有句古语叫“上行下效”,如果家长沉湎于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等活动,孩子必然“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一旦有机会便会效仿,这样父母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也就失去了家长对孩子上网的监督作用要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家长起到健康上网的表率作用,让家庭发挥孩子健康成长的保护作用。
学校还应向家长和学生推荐优秀的网站。学生上网最初带有盲目性,为了帮助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信息,可搜集一些与中小学生学习生活有关的网址,并介绍他们上一些专门开放给中小学生使用、具有一定学习价值的网站,让上网的同学学会如何运用网络去实现自主学习。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网络活动,如网上祭英烈;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些网上专题讨论,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网络在生活中的无穷魅力。
四、努力为学生减轻压力,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我们发现,沉溺于网络的学生,大多是因学习压力太大,多次受挫,对学习不感兴趣,同时又没有知心朋友可以倾诉,不被人理解和接纳等。恰好在这个时候,没有极限的网络世界给他们打开了一扇巨大的窗口。这个窗口给他们带来前所未有的互动空间,给他们以娱乐,给他们以想象,给他们以信息,给他们以自由。
面对如此情形,教师就要承担起为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减压的责任。压力越大,其“放松减压”的欲望就越强,过度沉迷于娱乐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其对有害信息的分辨能力就会因此而减弱。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灵关怀和爱的给予,尽量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压力和烦恼,给他们以正确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将心理辅导寓于教学和教育之中,及时化解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忙碌的学习中去,不再沉迷于网络。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没有时间也不愿意再充当网上“游侠”,教师必须在教学上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除了设计好每堂课的学习任务外,还应设计一些长期任务,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搜集资料编辑成文,在期末时以邮件发给老师,再上传到校园网上,并作为期末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
要经过不懈努力,让学生懂得必须对自己负责,对家庭和负责,学会自制,明白人生在每一阶段必须做和该做好的事,合理地安排学习、生活与娱乐之间的关系;保证健康上网,善用其好的一面;学会信息选择、信息判断,加深对生活、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认识,增强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深刻认识到沉溺网络和不健康信息的危害,增强自律意识;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侵蚀。
未成年人不可能只在温室里成长,学校也不可能给所有孩子创造一个除了有益的空气,不含任何病毒的尽善尽美的真空。但教师可以用最大的热情、耐心、责任感,以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孩子以合乎社会公德的教诲和做事为人的品德培养,创设一种尊重未成年人、关心未成年人、帮助未成年人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
网络道德教育是一场持久战、争夺战,需要全体教师甚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