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正在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它在被人们所利用的同时,其中的负面信息对青少年的侵袭尤其难以防范,网络无异已成为一把“双刃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网络观,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与学习相关的网络正面效应上来,形成对信息的判断力和防范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安全、有序、充满活力的绿色网络,教师承担着重大的责任。
[论文关键词]网络;;;教师;责任
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亿万个孩子是一个和的希望。青少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兴则民族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也在发生重大变革,自网络诞生以来,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实是,网络正以非同寻常、超乎想象的速度渗透到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种改变人类和生存方式的新生事物,其“双刃剑”的作用是明显的利用网络,人们可以开眼界、长知识、交朋友。它已成为相当一部分青少年课余消遣、精神寄托的首选途径。但其中的负面信息对青少年的侵害尤其难以防范,大量有害信息、垃圾信息的存在,往往令人目不暇接,无所适从。如何为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铺就一条健康科学的“绿色生态通道”,是值得全关注的大事,更是一名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所要承担的重大社会责任。
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观
面对纷繁的网络世界,作为老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网络,牢记一名教师的职责和社会使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观。
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取有关网络信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实例开展讨论,分析其危害性,随即组织学生开展“我该如何面对网络”的主题班会。通过活动使学生真正地懂得:对于求知上进的人,网络是学习的利器,为你发掘无尽的知识宝藏;对于消极堕落的人,它是诱使人沉湎于游戏、虚无、情色的“精神鸦片”。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网络观·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与知识学习相关的网络正面效应上来,形成对信息的判断力和对不良信息的防范能力。
教师应借助课程教学改革和班级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将网络道德教育作为学生素质培养的一部分,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通过校园网络,开辟主题聊天室等形式,让学生深刻认识沉溺网络和上不健康网站的危害.增强青少年的自律意识;教育青少年不沉浸于网上聊天、游戏等虚拟世界,不浏览、制作、转播不健康信息,不轻易和不曾相识的网友约会;教育青少年自觉遵守互联网道德规范,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侵蚀。同时开辟老师、学生之间的“网上即时沟通”,通过心与心的交流,为他们指点迷津,调整他们的心态,增强他们的自控能力,正确引导他们健康地面对五彩缤纷的网络世界。通过开展“网络思想教育”,让学生身处绿色、洁净的网络空间,既保证学生能够在虚拟的网络中汲取有益的知识.又不致于掉入网络陷阱.确保学生上网学习的安全性,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安全、有序、充满活力的绿色网络环境。
二、善于疏导,发挥网络作用,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免疫力
现实生活中,部分学生因迷恋上网和网络游戏,致使上课精神不振,完不成作业,甚至在课堂上几个同学共享游戏一起玩,网络和游戏像鸦片一样.禁锢着学生的灵魂,令人十分担忧。
面对如此情形,堵不如疏。对待网络这把“双刃剑”.关键在于引导。为了做好引导工作,教师要经常与学生在一起聊一些有关上网的话题,以谈话的方式了解他们上网的心态。
教师还可以用问卷的方式对班里一些经常上网的学生进行调查,调查问题可设计为:为什么上网?上网时浏览最多的网站是什么?在网上花时间最多的是干什么?一般什么时候上网等?教师收集好这些问题之后,针对他们的回答进行分析,最后召集这一“网民”群体进行辅导.告诉他们现阶段他们不能盲目花太多的时间泡在网上,如果需要上网的话也必须是有一定的目标,比如查找与学习有关的知识、素材、获取有价值的最新信息,或进入一些健康的聊天室,或参与一些与学生有关的论坛,以提高自己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要告诫学生特别注意不要掉入网上一些美丽的“陷阱”里,因为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由于暂时没有法规的有效调整和有关机构的有效监管,它在带给人们信息的同时网络陷阱数不胜数,防不胜防。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与免疫力是很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