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历史教学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机

2015-01-04 01:06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关于历史教学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机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要:要适应当前推进课改、


  摘要:要适应当前推进课改、规范办学、提升质量、全面育人的时代要求,中学课堂就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思维定势,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调动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论文关键词:历史教学;动机激发;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要搞好历史教学,就应该了解学情。为此,我曾开展问卷。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动机不强,学业成绩差。原因主要有:教师很多还是照本宣科,没有凸显历史学科的独特性;多样化和开放式教学营造不够;学生还是被动地接受教材中的现成结论,忽视知识的生成过程;学生在初中阶段的知识储备不足。要解决中学历史课堂存在的问题,如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抗日战争”专题教学就一些尝试性探索进行阐述。
  
  一、从现实生活入境,激发学习兴趣
  
  历史课堂要改变学生课上兴味索然的现象,首先设法在上课伊始就要紧扣学生心弦。所以新课导入的引线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抗日战争”专题开始,就用课后“学习延伸”内容引入:“2003年8月4日上午,中国公民李贵珍在齐齐哈尔市一个工地上发现五个铁桶,其中四个整体完好,一个在挖出来时被弄破,里面的“油”溅得到处都是。李贵珍和同伴将这几个铁桶切割开,送到废品收购站,并将桶内的油状物倒在水坑里。当天晚上,李贵珍等人先后出现头痛、眼痛、呕吐症状,被送到医院,确诊为芥子气中毒。在十几天里,就有四十多人中毒,李贵珍等人经抢救无效死亡。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起芥子气中毒事件,毒源就是当年侵华日军遗留下来的化学武器。芥子气是一种糜烂性毒剂,曾有“毒剂王”之称。1937年,日军在齐齐哈尔设化学武器部,后称“五一六部队”,进行毒气研究。日本投降前夕,“五一六部队”将大量化学武器就近掩埋或遗弃。目前,中国已有十多个省发现过日本遗弃的化学武器,约有两千名中国公民在和平年代受到伤害。中国的土地上仍然有两百万枚侵华日军遗弃的化学炮弹。”这样从日军遗留的化学武器伤害中国人民入手,通过图片展示和内容表述,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激情,进而上升到意识和爱国情感的高度。 中国大学排名
  
  二、触动学生心灵,唤醒生命意识
  
  历史课堂不单单是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培养,还必须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体验与升华。“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国情,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理解。”①在实际教学中因缺乏内化的强大情感动力导致学生缺少学习热情,甚至麻木不仁的现象是存在的。若要改变或避免这种状况,教师要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中丰富的情感素材,去培养学生积极的生命情感,展示真实而鲜活的历史课堂,真实的历史才会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进而,把学生对生命的追思引向深处,焕发其对生命的珍爱和同情。历史学科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文字资料、影视资料、历史文物、历史遗迹等,教师课堂上就要充分挖掘这些可利用的来自于课堂内外丰富的历史学习资源。在 “抗日战争”专题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反映战争惨烈和日本法西斯大肆杀戮场景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如《淞沪会战》、《血战台儿庄》、《屠城血证》等。从而激发学生对日本法西斯残暴行径的愤恨以及珍惜和平和珍爱生命的情感;也可以在课堂上模拟场景,让学生扮演死者、伤者、孤儿等不同角色,去亲身体验与死亡相关的情景,那么学生就不会面对3500万同胞伤亡的数字而无动于衷,从而触动了学生心灵,唤醒了学生的悲情意识,弘扬和培育了民族精神,培养热爱祖国、发奋读书的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上一篇:关于文化传统与物理课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