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高职基础课价值观架构必须吸取国际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经验。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亚太地区网络组织编写的《学会做事》一书,虽然是一本关于在全球化下共同学习和工作中的价值观教育教师参考书.但其所提出的尊重人和尊重劳动的基础价值和健康与自然和谐、真理与智慧、爱心与同情、创造、和平与公正、可持续发展、国家团结和全球稳定、全球精神等八个核心价值,覆盖人发展的不同维度。书中将做人与做事教育结合起来,“反映了21世纪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改革的新动向,而这种变革又是深深植根于21世纪的社会变革及其对人的素质要求变化基础之上的。”我国高职基础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框架必须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破除满足教学需要就是只满足教师需要而忽视学生学习需要的观念,破除提高教学效果就一定要增加教学时间的观念,破除重视基础课程教学就是重视理论教学的观念。从课程设置、课程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推动基础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最终满足学生成长需要。
3 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新机制
推进高职基础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必须强化目标责任机制、教学资源配置机制和评价激励机制。
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必须强化目标责任机制。职业价值观教育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决定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了提高职业价值观教育的质量,高职院校校长应该做价值观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教学委员会应该定期分析研究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情况。解决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高职基础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必须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写进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教学大纲制定的依据。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必须对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教学标准和时间、教学人员和设备条件等,提出明确要求。各门课程既要统一要求,又应有所侧重。对职业课和思想政治课两门职业价值观教育主要课程,应该强调发挥主渠道作用,在教学内容、课程模式和教学方法上积极创新,做好示范;对、、和体育等基础课程,要充分挖掘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资源,开展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模块训练,力求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有目标要求.有责任主体和责任人,使工作能够落到实处。
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必须创新教学资源配置机制。高职基础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的运作需要教师、设备、学生和等多种教学资源配置保障。在高职院校教学资源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学校除千方百计运用计划方式配置基础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所需的教学资源外.还要积极应用配置资源的方式,坚持以质量定投入,以竞争效益定投入,提高教学资源的配置效率。学校可以通过已有的课时资源,或者试验课时资源单列的方法,尝试建立课时分配的竞争机制,鼓励教师投身职业价值观教育试验。对效果显著的基础课予以适当的政策倾斜。以调动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推进基础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
职业价值观教育必须创新评价激励机制。课程评价包括课程质量与发展效益的评价。高职基础课程“价值观教育中最有效的工具是教师本身。”职业价值观教育是一项艰苦的事业,需要教师付出智慧和创造性的劳动。因此,对从事基础课价值观教育的教师,应该建立新的评价激励机制,坚持知识教学和实践训练评价的统一性.强化对职业价值观教学训练中创造性工作的评价。学习应用《学会做事》中的案例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时候,教师仅靠模仿还不够,还需要花费大量的劳动,消化吸收其中的精神实质,并善于从自身的实践中寻找教育案例,进行加工创造,再用于教学活动中。从尊重教师劳动和尊重人的角度出发,学校应该建立一个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业绩——报酬”的工作激励循环链。对课改中取得成绩的教师,既要注意物质激励,更要注重精神激励;既要重视个体激励,更要重视集体激励,鼓励各门基础课程教师相互合作,提高课程价值观教育的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