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本文论述了学分制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学分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部分发达学分制实施状况以及我国高校应立足实际建立学分制运行保障机制。
论文关键词:学分制;高等质量;措施
目前。我国各高校在教学上几乎都在实行学分制或正在学分制的道路上探索,这是一件好事.但学分制的实行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还须值得探讨。当前,我国高校已进人大众化时期,近两年,扩招的脚步已明显放缓,因此,摆在大家眼前的首要问题便是“质量”。
1学分制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首先,学分制有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学分制实施开设了大量的选修课程,学科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纵横交错,打破了专业上条块分割的传统,学生可以根据社会需要、个人需要、就业需要来自由选择课程,理、工、管、文相互结合,文理渗透,构造自身的知识体系,组成最优化的知识结构,为多样化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
第二,对于教师将会增大压力,必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由于学分制的实行。学生在进行自主选课时,会极大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会更多选择一些高质量的课程和水平较高的教师.这些自然迫使教师面临一个评价的压力.使得教师务必提高自身水平,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另外,我国许多城市的高校,可允许在相邻高校选修,回校后学分予以承认,这样更加大了来自校外评价的压力。迫使教师开设精品课程,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三。实行学分制后由于是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课程,自然在学习时态度就比较认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学生也始终处于一种竞争的环境中,学生如果想要顺利或提前并成功就业的话.就必须自觉努力地学习,根据自身需要不断调整学习计划,以求最终能够成功就业,否则就不得不延长学制推迟毕业。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当前我国高校学分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从观念层面上看,我国大部分高校观念根基中存有“这是大势所趋,人云亦云罢了”的想法,学校网页上也大张旗鼓宣传学分制,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进行深入探讨学分制的内涵以及如何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设计出符合自身特色的学分制模式。
从学制来看缺乏弹性。学分制的核心和关键便是学制是否具有弹性,也即完全学分制。但从目前来看,大部分高校实行的学分制还是传统的年限规定的学分制,即学年学分制,或者说根本不能称之为学分制。
从课程来看,选课制还不充分。实行学分制必须加大选课内容,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选择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色。
从操作方式看,缺乏系统性、规范性。许多高校在学分制实行过程中,管理部门没有制定出系统且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在实际操作时随意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