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3部分发达国家学分制实施状况简介
美国是世界上实行学分制最早的国家,它的学分制基本属于典型的全方位开放型学分制模式,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大多数高校都实行学分制,具体作法各不相同,但仍有其共性,主要体现在:①美国高等学校选课的形式多种多样;②在课程设置上,选修课的成分差别较大;③美国高等学校比较重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④学生在选择系科和专业领域上比较灵活:⑤注重基础,文、理、工相互渗透。
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照搬美国的学分制,对其实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实现了兼收并蓄的学年学分制模式。也正是这种模式,促进了日本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质量的不断提高。日本《大学设里基准》规定,高等学校的本科生必须在大学修读四年或四年以上,取得124个以上学分后方可毕业,并且对每学期应修的最低学分加以限制。由此看出,日本的学分制并非是美国的那种完全学分制。同美国一样,日本也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育,要求学生必须修读包括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内的一般教育科目,并规定了最低的修读学分。另外,日本高校十分注重学生的学习,一般高校要求学生掌握两门外语,外语的学分约占总学分的10%。
法国只有部分综合性大学的本科教育阶段实行学分制,而其独具特色的法国高等专科学校为保证质量一直不实行学分制。法国的大学教育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教学为两年,是阶段,大部分课程是普通基础课程,只有少量课程初步接触专业知识。第二阶段教学也是两年,专业性逐渐增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窥见以上三个发达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校情灵活的实行各种不同类型的学分制或不实行学分制,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必须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4我国高校应立足实际建立学分制运行保障机制
4.1树立“以人为本”的学分制意识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4.1.1校本意识
实行学分制要充分考虑高校的办学特色,要立足本校的师资、设备等实际状况,不可盲目实行、仓促上阵,不利于学生发展且不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不可实行学分制。
4.1.2尊重个人本为
西方的价值观念上以个人本位为基础的,个人本位的核心内容就是人们有决定自己生活好前途的自由和权利,换句话说,我的一切我负责。实行学分制就要体现和尊重学生的个人本位权利。
4.1.3全面发展意识
实行学分制要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意识融于其中,既有利于学校发展、教师发展,更要注重学生未来发展。学分制在设计上要坚持知识、能力辩证统一的同时,更加注重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能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需要的全面智能结构和职业素养。
4.1.4个别差异意识
由于学生智力、能力等情况的不同,接受知识的速度进程也不同,若按学年制“统一步调”的方法,“吃不饱”的一部分人学习积极性会受到影响,而“吃不了”的一部分人会感到负担过重,还可能会被严格的学籍管理制度所淘汰。如果采用学分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条件,按教学要求自由选课,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多修学分,允许他们跨年级跨专业选修课程,提前修满学分者可以提前毕业;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放慢学习速度,在较长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所要求的课程,从而通过选修课程,使各类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充分的调动,学习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
4.1.5意识
大学在教学、课程、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提供,是在高质量标准下面向学生、满足学生的需要并服务好学生,同时在当前市场经济情况下,培养的学生必须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必须树立市场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