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能力 教学技能
论文摘要: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是高校发展的战略任务。文章结合当前高校的教学形势,指出在推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应着重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在科学分析教学能力内涵的基拙上,系统了高校常用的十一种教学技能,并提出了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具体建议。
一、充分认识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教师是高校办学的主体,是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的直接承担者。高校要肩负起培养适应现代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使命,发挥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和文明传承的社会服务功能,必须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相对稳定、精干高效、专兼结合和富有创新精神与活力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教学是教师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工作,是教师的第一要务,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质量高低的决定性因素。青年教师是教学科研的生力军和教学骨干的后备军,代表着高校未来发展的希望,是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现代高校质量的关键因素,高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_[依赖于青年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亦即取决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培养与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
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建设问题,其本质是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一般来说,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包括学术水平(基础理论、学科理论、跨学科的知识面)、职业知识和技能(教育知识和教学能力)以及(学术道德、教师职业道德)等二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互相关联的,都应得到充分的发展,才能保证高校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何加速培养和协调青年教师这三方面的发展,是一个涉及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的质量与效率、关系到促进青年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效益提高的重大课题。在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中,我们要通过专业解决“能教”的问题,教师教育专业学习解决“会教”的问题,师德教育解决教学态度与动力问题。
二、着重推进青年教师在教学能力上的提高发展
高校青年教师专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从个体来说,青年教师的成长通常要经历适应期(1一2年)了成长期(2一3年)到成熟期(5一10年)等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但从整体来说,青年教师队伍怎样发展,既要结合青年教师的特点与实际、现状,更要考虑到高校当前教育教学的形势及往后发展的需要。我们认为当前应着重推进青年教师在教学能力上的提高发展。高校青年教师只有主动充分融人到学校的教学、教改与科研团队组织的学术氛围中,才能获得教学能力与学术水平的长足发展。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迅猛发展,信息与知识经济时代的降临,对高校培养专业人才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前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在概括这些要求时指出:“第一,21世纪高校培养的人才既要有‘知识’,又要有‘能力’,更要有使知识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素质’,这三方面要有机地融合在一个人的身上。第二,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一应当具备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这四个特点。”为适应这个竞争和高速发展的世界,提出高校要培养出具有“高综合素质的创新人才”的要求。为此,我国高校进行了从教育思想、教育体制、培养模式到教学内容的一系列变革,显然,这一切都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高校教学改革已经深人发展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及作为提高教学质量改革的“切人点”和“突破口”的教学方法的大改革。“教学方法所追求的目标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他们自学能力的提高,启迪他们提出问题的创新思维、锤炼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既针对全班学生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又能区别学生个性给予特殊,以充分发挥学生个体优势与潜力。”要落实这一目标就特别要求青年教师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