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问题的探讨

2015-08-14 01:12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浅谈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问题的探讨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 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 对策

    【论文摘要】互联网作为信息的媒体,已渗入到各个领域。近几年随着大学生上网人数的急剧增加,网络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也给高校的教育改革提出了一个全新的、亚待解决的课题。本文阐述了因特网对大学生造成的种种负面影响,提出了解决此问题的相应对策。

    互联网作为传播信息的一种媒体,已渗人到社会各个领域。近几年随着大学生上网人数的急剧增加,网络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也给高校的教育改革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巫待解决的课题。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的网民人数在世界的排名已继美、日、英、德等国之后,进人世界的前八名。预计到2008年,中国的上网用户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互联网用户群。大学校园更是走在网络时代的前列,大学生已成为网民中最活跃的群体。与此同时,以传播色情、游戏人生、攻击他人、破坏网络为乐趣的黑客在大学校园也呈上升趋势。网络在高校的广泛传播,不仅剧烈地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而且使大学生的行为方式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正处在成长过程中的大学生,道德修养尚未成熟,社会阅历又浅,可塑性很强。当他们面对网络中的信息污染时,往往不能有效地加以防范抵御。在好奇心与自我炫耀的支配下,他们往往把网络当成自己施展绝技的广阔天地,并以此来证明自己操作电脑和网络的能力,结果不经意间成了网络的破坏者或受害者。

    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对高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网络道德规范和有关法规还不完备的情况下,切实搞好网络道德教育成为刻不容缓的工作。

    一、互联网络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表现

    网络的发展及其应用对大学生素质教育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互联网可以使大学生共享全球教育资源,参与网络生活可以促进大学生独立意识的发展和意识的提高。然而网络这把双刃剑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已日益显现出来,给带来了严峻挑战。

    1.西方的意识形态和文化通过网络渗透,使大学生观念模糊,意识淡化

    网络技术的发展消除了信息传播的与时空的障碍,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传播其价值观,威胁着弱势国家的民族文化。他们把青年学生作为“西化”、“分化”的主要对象,妄图打赢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们抓住青年一代可塑性强、辨别力和抵抗力差等弱点,通过图片、声像、文字等途径传播其腐朽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使青年一代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侵蚀。这对我国思想文化阵地和意识形态领域形成了很大的冲击,使人生观、价值观都还不成熟的大学生受到极大的影响,使他们很容易陷人一种迷惘、矛盾的境地。容易引起学生政治观念的模糊和民族意识的淡化,不利于大学生接受和树立优秀的观念和爱国主义思想,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2.各种信息垃圾尤其是“黄色污染”使大学生的伦理观念受到了强烈冲击

    目前的网络中泥沙俱下,良落不齐,对辨别能力不强的青少年来说,某些文化污染的危害尤其不能低估。据统计,因特网上非学术性信息中,47%与色情、暴力有关,每天约有2万张色情图片进人互联网。而我国的网络技术正处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技术、、立法等方面原因,还不能对网上的所有信息进行严格的审查核实。因而,人们都在一个相对开放和绝对自由的网络下接收和传播信息,使得那些淫秽、色情、暴力的信息在网络上大有。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目前世界上色情信息服务达数十万个站点,对黄色站点访问的人数远远多于对学术站点访问的人数。互联网上黄色信息造成的严重污染,给我国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的危害。近几年我国关于高校学生利用上网涉猎黄色淫秽内容的报道时有所闻。这里,青年学生的猎奇心理固然是一个重要因素,而网络信息受到严重的污染无疑是罪魁祸首。这些制作精良、情节生动、带有暴力和色情内容的信息,对于那些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的青年学生来说,所受到的消极影响是可想而知的,对其危害性绝不能低估。黄色信息的泛滥,会造成上网大学生是非观念模糊,道德意识下降,伦理观念淡漠,有的甚至走向犯罪道路。

    3.过度上网导致“网络迷恋症”、“网络孤独症”,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危害

    网络空间到处都是新鲜的事物,而且在不断增加着,因此对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青年大学生来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往往会导致他们对网络的极度迷恋。上网成瘾,钻进网中.难以自拔。有些学生试图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寻找逃避现实的途径,有的学生因过度上网而导致了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异常,如面容憔悴、四肢乏力、情绪低落、精神不振,不但浪费了光阴、荒废了学业,影响了身心的健康发展,随之出现了“网络迷恋症”、“网络孤独症”等社会心理问题。

    4.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使一些大学生的道德意识下降

    随着网络技术日益为众多青年学生所熟知和应用,网络病毒、网络色情、网络欺诈、网络犯罪等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问题也接踵而至,这些负面效应影响着青年学生的认知心理、情感世界和道德水准,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据某高校的一次关于网络方面的显示,目前,有90%以上的学生经常使用网络,其中有93.2%的学生遇到过网上不文明现象,有近80%的学生对网络管理规范的内容根本不了解。在虚拟的、隐藏的网络环境中,一些学生暂时摆脱了现实社会诸多人伦关系的束缚和行为的约束,他们极易放纵自己的道德行为,从而造成非人性化的倾向,导致一些不负责任、甚至攻击性的网上言论和网上行为的产生和蔓延,给现实社会中正常的人际关系,给高校和社会的改革、发展及稳定都造成了干扰。

    5.网络的开放性导致少生抄袭、剿窃等“学业腐败”现象发生

    据调查,现在网上每天约有十亿条信息产生,并通过网络不停地传播。同时网络的开放性为每个上网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储存、交流、使用的园地,只要你愿意,你可以轻易地发布、传递、获取你所感兴趣、所需要的信息。然而,这种开放性却无法保证所有信息及其运行过程都符合社会的规范和道德的要求。如在网上抄袭他人作品更容易且难以被人发现。可见,网上信息资源为一些自我要求不高,心安理得剿窃、抄袭他人成果的急功近利者打开了方便之门。目前,有的大学生在完成作业、实验报告等任务时,不用心思考,而是直接拷贝别人的成果,然后加以改头换面,这些行为在大学生中造成极坏的影响。

上一篇:浅论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