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4、盗窃行为
由于系统的信息化,导致一些大学生大肆利用恶意盗窃他人的钱财,盗用他人的帐号,甚至侵人别人的系统、邮箱,获取有用的情报、信息,以达到获利的目的。
5、攻击行为
网络匿名的特点使大学生的网络言行失去了监督,在校园网BBS的帖子中,有的内容粗俗下流、恶浊不堪,甚至还有针对个别教师的恶毒谩骂和人身攻击。据发现,有18. 8%的大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的或符号缩写;有61. 8%的大学生表示在聊天室或论坛中曾遇到过其他网友使用脏话或带有人身攻击意味的语言。
6、安全破坏行为
目前,大学生网络黑客越来越多,他们往往利用自己掌握的计算机知识,打人网络系统,恶意篡改数据文字,破译计算机密码,甚至制造和各种病毒,使网络的安全遭到空前破坏,而破坏者并不因此而在上谴贵自己,反而沾沾自喜于自己的技术高超。也并不谴贵、哪视这些黑客,而是带者欣赏、羡慕、钦佩的目光看待这些黑客。
上述不道德行为有许多已经构成犯罪。应当承认,多数大学生进人网络的主观愿望是享受现代科技的文明成果,从而发展和完善自已。但是网络的弱规范性又放纵了大学生人性系统当中诸多劣因素的萌生和泛滥。大学生并非道德完人,虽然许多大学生宣称自已能够把网络世界同现实世界区别开来,愿意保持自已心中那块纯洁的道德之地,但是这种美好愿望在网络上太不实际了。网络拥有太大的诱惑力,这种诱惑力远远超过了大学生自身的自制力。现代网络正日益被以青年人为主体的网络黑客、网络黄潮、网络蛀虫所困扰便是明证。
二、当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
面对大学生中出现的众多网络道德问题,学校不应把责任推向社会,更不能由此而排斥网络。在配合政府部门加快网络立法、加强技术监控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利用网络的巨大优势,扬长避短,积极寻求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更好方法。
(一)立足于正面教育
1,端正大学生的思想认识。
在上,科技发展与道德进步从来都是相辅相成、同步前进的。人类能够利用网络做许多过去不能想象的事,这是技术上的进步。但网络技术本身的可行性并不直接等同于网络道德之应该。网络时代应该是一个较现实时代具有更高水平的自主型道德的时代。但由于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等特点,网络上人们对自己的要求反而大大降低了,许多被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做的事,在网络上倒是可以做。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诸多网络道德问题,其根源便在于这种认识上的混淆不清。因此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帮助大学生端正思想认识,正确地看待网络的利与弊。要让大学生认识到网络资源将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财富,而高尚的网络道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对它的淇视和破坏就是对社会秩序、社会道德规范的澳视和破坏,最终将会危害社会、危及自身。
2、强化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道德贵任感。
德育课中应增加网风、网德教育的内容,要教育大学生把网络道德规范和网络技术置于同等重要的层面加以学习和掌握,树立较强的网络道德责任感和坚强的网络道德意志,自觉遵守网络规范,不违背社会道德和裹读文明。在五光十色的网络面前坚定信念,把握方向,守住良知,拒绝道德堕落。
3、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道德并将其有机地整合到网络道德中去。
中华有着许多优秀的传统美德。如修身、自律、慎独、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等,这些美德不仅在现实社会中适用,在网络社会也同样适用且显得更为必要。在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构建过程中,传统道德信息资源的开发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积极组织优秀上网,让大学生在上网的过程中大量接触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潜移默化地净化自己的灵魂,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在思想上筑起一道文化道德的万里长城。
4、强化网络自律意识,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千扰。
从本质上讲,道德是一种自律行为,是人内心对自我的自觉要求。如果说在现实社会中道德他律比道德自律更为有效的话.在网络社会,网络的隐匿性使得他律因素被大大淡化了,道德自律显得尤为迫在眉睫。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已经形成,他们已经具备了主动追求高尚道德品质、完善自身道德人格的能力,他们所欠缺的就是网络道德自律意识和自律行为。为此,学校既要通过有意识的道德灌输和道德渗透,促进大学生自我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又要教育他们学会有效自律,不做无节制的“网虫”,不做不道德的“黑客”,学会在网络中自我、自我调节,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抵制不良信息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