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加强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

2015-09-01 01:07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浅谈加强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关键词:青少年 网络失范行为 网

    关键词:青少年 网络失范行为 网络道德 道德自律能力

    论文摘要: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时有发生,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与网络的特点、青少年自身的生理特点、所受的学校和家庭教育以及自身的道德素养等因素都有关系;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已是刻不容缓的大事,而且最根本的一点是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提高青少年的道德自律能力。

  0引言

    青少年好奇心、好胜心强,精力旺盛,渴望丰富的知识,需要平等的交流,而网络正以其独特、新奇和神秘的世界吸引着广大的青少年。2005年7月2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报告显示,截至到2005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突破1亿,为1. 03亿人,网民中35岁及以下的网民占81.3%,18~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 37. 7 % , 18岁以下的网民占15.8%,网民在结构上仍然呈现低龄化的态势。由此可见,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已经无可回避。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和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网络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迅猛发展的互联网在为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的同时,一些丑恶的不道德的现象也利用网络的神秘性和隐蔽性在网上悠意妄为:组中和BBS上的不健康言论,网友之间互相进行人身攻击、漫骂和欺骗,对他人文章随意剿窃、修改、转贴,充斥网上的假新闻、垃圾邮件,泛滥成灾的网络色情,横行肆虐的黑客等等。目前,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间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已成为学校、社会和家庭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1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1言行低俗,不负贵任

    在聊天室或论坛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网友使用脏话、带有人身攻击的或者不文明语言的符号缩写。我们在山西省部分大中学校的显示,有68%的大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其中经常用的占3%不痛快时发泄一下的占23. 5%,别人对我用时我才用的有38. 2 %,大家都用我也用的占3.3%。

    一些网友在网上不仅使用不文明语言,而且言语行为随心所欲,毫不负责。比如,在一些篮球论坛中,一些人对著名篮球运动员姚明进行人身攻击,语言粗俗不堪不说,而且大多是无中生有,信口雌黄。成都青白江区某中学的贴吧中就曾出现指名道姓直接辱骂老师,拿女老师的身体特征、私人生活进行嘲弄的帖子。这些无中生有的帖子对老师进行人身攻击,语言下流,不仅涉及老师本人,还涉及老师的家人。在主题为“高07级谁是‘飞机场’?”的帖子中,一名学生一气列出了五名“候选女老师”,全用真名。在跟帖中,一些学生竭尽辱骂之能事,选出各位老师,并加上各种恶毒的评语。

    广东团省委谢宗宝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提到:有37. 4%的青少年认为“偶尔在网上说说粗话没什么大不了的”,还有24. 9%的人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

  1. 2浏览色情网页

    互联网上色情图片和文字信息泛滥成灾。据有关专家调查,因特网上非学术性信息中,47%与色情有关。每天约有2万张色情图片进人互联网。一些网站吸引网民提供大量色情信息,而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谋利开设色情网站。青少年进人青春期,性发育开始成熟,性意识开始出现,充满了对“性”的好奇、幻想和冲动,很容易为网上的色情内容所吸引。2006年8月29日至30日,全国最大的色情网站—“情色月天”案在太原开庭,在这一色情网站注册的60余万会员主要是青少年。2005年年初,安徽省公安机关破获了“九九情色论坛”案,30万注册会员多数也是青少年。

  1. 3上网无节制,沉溺于聊天或网络游戏

      青少年的自控能力很差,意志薄弱,接触网络以后,很容易上网成瘾成癖,沉溺于虚幻的网络世界里不能自拔,将自己的学业抛在脑后。调查显示,在回答:“你平时上网做什么?”中学生中有44. 9%的人选  择了聊天,43. 3%的人选择了玩游戏,41. 3%的人承认自己的上网时间往往比预期的久;大学生中有64.7%的人聊天,38. 7%的人选择了玩游戏,6 0. 3%的人承认自己的上网时间往往比预期的久。5. 2写的中学生承认自己有过逃学上网的经历,15. 9%的大学生承认在应当从事其他必要活动如上课或休息时却在上网。

  1. 4越过道德底线,滑向犯罪深渊。

    无论是在现实世界还是在网络世界,越过了道德底线,就会走上犯罪的道路,网络道德失范的极致便是网络犯罪。2006年底,我国互联网上大规模爆发“熊猫烧香”病毒及其变种,该病毒速度快,危害范围广,在2006年度中国大陆地区电脑病毒疫情和互联网安全报告的十大病毒排行中一举成为“毒王”。涉嫌制作和贩卖“熊猫烧香”病毒的8名犯罪嫌疑人均是20到25岁的年青人,其主要制作人李俊是一名编程高手。而在前面提到的“情色六月天”这起典型的网络传播淫秽信息案的9名嫌犯中,除1人50岁外,其他8人均为20岁的年轻人,其中贺某年仅19岁。这些人精通网络技术,有的还是重点大学的,获得过英特尔英才奖。他们的犯罪令人痛心。

上一篇:试论数字校园中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