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设专业性课程学习内容量和工具性课程学习内容量分别用表示,学生在确定了学习的时间后,再选择的大小。而学习单位内容专业性课程和工具性课程所花时间分别为和,根据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选择专业性课程学习和工具性课程学习时间的不同,来追求效用最大化。可用以下规划表示:
由上式知道,个人在专业性课程学习时间为工具性课程的学习时间为如果,则花在专业性课程上的学习时间不会少于工具性课程学习,反之则反是。
四、对影响大小的因素的讨论
根据对效用函数的假设是单位活动量所带来的效用弹性,我们假设在一定的时期内,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参数值对某个学生来说是固定的。但是,随着时间和的改变,弹性也会改变。一般来说,影响。a大小的因素不仅与个人对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效率有关,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的重视和赋予知识的报酬有关。如果知识能在社会中获得丰厚的回报,a将会变大。当然,包括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术氛围也会正向影响。a大小。因此,大学生群体会因为社会对知识报酬的增加和对人才的尊重而更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学习。
主要与社会对大学生素质要求、学校课外活动组织教学能力以及学生对张扬个性、激发创造力和展示才华的要求有关。如果社会能形成重视素质的大环境,并有良好的保障措施,学生将在这方面投入大量的时间。而当前一些流于形式的课外活动反而会迫使学生选择过多的学习时间,也会使一部分学生因为其内容肤浅而沉迷于游戏之中。
主要与个人因素有关,身心健康、营养丰富将促进个人获得良好的休息和强健的体质,这对保证其他活动是大有裨益的;反之,对学习和课外活动不感兴趣,将会在这方面占用更多的时间。
主要关系到专业课与工具性课程的关系。专业课程的学习需要占用较长的时间,要长时期坚持才能获得良好的回报;而工具性课程主要与学位资格和就业门槛相联系,短期见效快。因此,短时间内,学生如果面临资格和就业的压力,会花很多时间学习和,即小会变得很大;而一旦拿到与学位等挂钩的证书,中就会变得很小。但英语与计算计的学习却是受用终生的,因此只有增强社会对这方面知识的广泛需求才可能很好地平衡专业课程和工具课程的学习。
五、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的机制设计
(一)供给的制度方面
首先,社会要形成尊重人才、保障人才充分竞争的机制。这会促使大学生努力学习的预期收益变大,即学习的效用会变大,即参数会提高。其次,教育部门(包括高校)在教学体系制度设计上,应针对学分制、教学评估、学生社会实践以及学生参与教学体系制度的制定设计作出科学的决策方案,让学生能从自己所选择的活动中获得更大的收益。这是因为制度保证了相应的各种参数值的增加,不同种类的学生分别能从中获益,成长为适合社会多种需要的多元化人才。最后,对学生的奖惩制度要体现奖惩的导向作用,让学生参与整个制度制定及运行的过程。
(二)供给的活动内容方面
活动内容指学习和课外活动所涵盖的知识、技能及所体验的各种情境的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教育部门要提供高质量的各层次课程学习,以及丰富、高水平的课外活动,社会也要提供给大学生更广泛的社会实践机会,来满足大学生饥渴的求知欲望。在内容的提供方面,要保障各种类各层次优秀教师的供给以及各种活动经费,让学生开展各种活动时得到更多的锻炼和知识技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