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探索

2015-09-26 01:02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试论《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探索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关键词:双语教学 实务 高职

  关键词:双语教学 实务 高职

    论文摘要: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提出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实施的步骤及实施双语教学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

    为了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既精通外经贸理论知识,掌握外经贸技能,又熟练掌握国际通用,能积极有效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商务人才,一些高职院校已经开始在涉外类专业进行双语教学的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不小的成效。而我院在大部分的课程设置上仍旧沿袭着专业课与课相脱节的老路子。《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商务专业、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是一门研究国际商品交换或买卖的作业过程的学科,具有很强的涉外性和实践性。为了贯彻我院“学以致用,服务”的办学理念,《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双语教学势在必行。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实现培养创新应用型(外语)人才办学理念的需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交流将会越来越频繁,对精通外经贸理论知识,掌握外经贸技能,又熟练掌握国际通用语言的人才的需求也将日趋旺盛。同时,通过与所在或工作单位广泛、深入的接触,了解到大多数外贸企业需要的是既有较强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交际能力,又能熟练地应用经贸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我院提出了创新的应用型人才的概念,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培养能用外语从事某种职业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二是培养具有良好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又具有外语特长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我院在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着专业课与外语课相脱节的现象,即商贸类专业在专业课的讲授中绝大多数教师采用教学,采用一般仅局限于基础英语课,使得商贸类学生虽然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但不具备运用英语参与国际商务活动的能力,或者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但不具备基本的商务专业知识。这种课程设置与我院提出的培养创新的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办学理念是相冲突的,因此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采用双语教学,是解决此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符合课程所处地位和自身特点的需要

    首先,《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商务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商贸类许多专业例如、国际物流、报关、日语等涉外性较强的专业也把《国际贸易实务》定义为专业必修课程,目前我院尚未有哪门课程能在如此多的专业当中处在专业课程的位置上,我院开设双语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某一个专业,而是以某个专业为起点向全院所有专业辐射。选择这门课程作为双语教学的切人点,有利于双语教学向商贸类其他专业进而向全院所有专业全面展开。

    其次,《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涉外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非常适合开展双语教学。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涉及国际货物贸易进出口业务知识,如国际贸易条款、进出口业务流程、国际贸易方式、外贸业务恰谈、货物的国际、国际货运、国际货款的结算、对外贸易纠纷的处理等多项活动,涉外性很强。其中所涉及的合同条款、信用证结算、单据、函电等知识都是英文的,学生要掌握这些知识,就必须在英语下进行读、写、做的训练,这就决定了该课程不可能在纯中文的环境下讲授,否则无法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符合学生自身需求的需要

    双语教学是学生所盼。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弊端是:学生的“读”、“写”能力强,而“听”、“说”能力弱;“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现象普遍;做题能力强,而表达交流能力弱。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同样也意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期盼有良好的英语环境来真正“用”英语。笔者曾经对我院08级国际商务专业的60位学生作了一次匿名形式的问卷,在问及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实行双语教学的态度时,有48位学生表示赞同,有12位学生表示居中的态度,而没有一位学生表示反对。从而证明采用双语教学真正地满足学生的期盼。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步骤

    (一)明确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

    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要明确专业课的双语教学不同于大学英语等公共英语课教学,语言只是工具,不是目标。双语教学的目标应该是通过外语这种工具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外贸业务流程专业知识的同时形成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从学习语言的角度而应该从外贸各流程之间的关系的角度来解释和概念、知识。

    (二)选择适合有效的教学方法

    目前,西方学术界与界把双语教学方法划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沉浸式(immer-sion ),指完全使用外语进行学科知识教学;保持式( main一tenance ),指一些学科使用母语教学,另一些学科使用外语教学;过渡式(transitional ),指在开始阶段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教学,之后逐步过渡到全部使用外语教学;双重式(tw。一way ),指同时使用母语与外语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两种教学语言并用。从我院的师资队伍和学生外语水平来看,采用“双重式”比较符合我院师生的现状。同时采用两种教学语言,可以根据不同章节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两种语言的比例。例如“贸易术语”这一节,由于概念较抽象,理论性较强,在授课过程中宜增加中文的比例。“合同磋商、信用证”等章节,在实际业务中就以英文的形式出现的,则可以完全以英文的方式来讲授。鉴于双语教学的复杂性和课程本身的实践性,仅凭教师讲授是不够的,在课堂上应提供让学生自己练习的机会。如在“合同磋商”这一章节,在讲授完知识点后,就必须要求学生亲自撰写对外磋商的英文信函。对于知识点,教师可用英文加中文来进行讲授,对于习题的选择,同样也可以采用英文加中文的方式,由刘文广先生主编,高教出版社出版的中文版《国际贸易实务》教材所附的习题,有词汇、句子翻译题,计算题、操作题等,就是根据英文和中文来进行编写的,非常适合采用双语教学的学生使用。

上一篇:浅析高校《国际贸易原理课》双语教学模式探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