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因此,大学生的理论在根本上是“准备”性、积淀性的。相对于其他三类情形,在学校德育视域中它的特殊规定性在于:第一,以理论体系、学科体系与教学体系研究为依托,进行系统教育。第二,具有以课程教学为主要载体兼及实践教育的集中统一的教育方式。第三,它的根本之处不在于掌握多少“知识”、“理论”,而在于训练理论思维和端正价值导向,正确掌握发展的客观规律,确立核心价值观体系。第四,国家颁布统一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学分要求,提供或推荐指定及性教材。诚然,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根本指向在于“学以致用”,可问题是学以致用之“用”应当是个过程。据有关部门,处于一定领导岗位的大学在回答“在学校期间什么课程对你走向社会后的发展影响最大”的问题时,相当多的人回答是“马列主义理论课,这就是一个例证。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于急功近利,反而影响效果。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与思想教育的关系问题
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教育;思想教育主要是指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总体来看,两者具有内在的规律性关系。第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涵容理论教育,理论教育是思想教育的升华。第二,理论教育应当以思想教育为“中介”,且只有转化为思想教育形态,才能真正“嵌入”教育对象的头脑,获得实际效果。第三,在思想教育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应当发挥“导向、“固本”、“解惑”等作用。
如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关系为例,即可看出两者关系的“一斑”: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时代精神的精华,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结论。哲学教育可为青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提供宏大的社会视野、深沉的时代情怀。(2)从学科理论的主要特点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深层依据。哲学教育可在反思现实、探求规律的层面上,为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理论功底。(3)从学科理论的基本功能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认识论基础,给人们以“伟大的认识工具”。哲学教育可为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供科学的思维方式。(4)从学科理论的人生导向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价值观基础,也是一种人生理想境界追求。哲学教育可为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铸造一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教育必须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合理配置,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四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目标指向问题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目标指向应当是:第一,重在把握马克思主义揭示的基本规律。主要包括: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人与世界相互关系的运动发展规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根本规律、社会形态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运动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社会运动发展的规律、人及其行为实践的运动发展规律,等等。第二,重在把握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主要是指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所表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三,以大学生世界观发育发展的基本矛盾为原点,着眼于学生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着重进行理论思维和思想方法教育。
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教育教学的主要要求是:(1)着眼于思想教育,侧重于理论升华,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解决学生的社会、政治和生活理念问题,(2)对于重大现实问题,切忌就事论事,不要搞“实例总和”,而要上升到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进行阐述和说明,(3)对于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理论思想,尽量融入到当代已发展了的理论中去发挥和讲授,(4)对于大学生关注的社会性的重点、疑点与难点问题,应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观照下通过平等的研讨学习,激发学生在教学中的自我参与意识,增强教学的方法论功能,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