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言语行为理论与翻译教学

2015-11-14 02:04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试论言语行为理论与翻译教学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


    【摘要】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本文从言语行为理论出发,讨论了该理论对教学的启示,发现其对教学有重要的意义。该理论框架运用于外语教学,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  间接言语行为  翻译教学

  一、引言

  言语行为理论作为当今语用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告诉我们人们使用不仅仅是为了指称世界,更重要的是用语言做事情,也就是说,人们在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是在以言行事。回顾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对言语行为的研究,可谓多视角,多层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国际上,近几十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在关注言语行为的讨论和研究。自Austin之后最为关注言语行为理论并取得重大进展的首推J.R.Searle。70年代的Ross(1970)注意到言语行为句中的简单陈述句和显性施为句有着共同的句法特性,并加以讨论。80年代对言语行为理论中言语行为类型中的施为动词作分析并取得重大进展的是澳大利亚的语言学家Wierzbicka(1987),她调查了约250个言语行为动词并加以分类,进而从语义场结构方面进行分析,试图找到这些言语行为动词语义结构模式。90年代以来国际语言学家更多地关注语势、实际意图、言语行为目的、言语行为具体类别、间接言语行为等方面的讨论以及交叉学科如与认知、语义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和两种语言的比较研究。

  与此同时,国内的语言学专家、学者也在不断地关注并加以讨论和研究言语行为理论。主要从言语行为的基本理论进行诠释或评论;从交际意图角度对言语行为进行讨论;从两种以上的对比方面进行言语行为具体类别研究;从语篇分析方面讨论;结合认知理论和语义、语用学来讨论言语行为。

  同时开辟了多条未来言语行为发展的道路。如:认知分析的方向;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向;以动词为研究中心的方向;结构描写转向结构解释;单语研究转向双语或多语综合比较研究。本文将侧重言语行为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因为该理论与外语教学中对外语学习者的翻译技能的培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言语行为理论概说

  1、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言语行为(speech act)早在50年代就是语言家的研究对象。所谓言语行为就是说话人用语句来实施某种行为,即言语就是行为。言语行为理论的创始人是英国哲学家Austin。他设想了言语行为的三分说:言内行为(1ocutionary act),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act)及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act)。
言内行为指的是“说话”这一行为本身,即发出语音,说出单词、短语和句子等。这一行为本身不能构成语言交际。言外行为是通过“说话”这一动作所实施的一种行为,如传递信息,发出命令,问候致意等等。言后行为指说话带来的后果,即说话人说出话语后在听话人身上产生了那些效果。例如,“我饿了。”这一言语行为,其言内行为就是说出这三个字;言外行为实施说话人的一种“请求”行为,请求听话人能提供一些食物;对方提供食物与否就是言后行为。在这三种言语行为中,语用研究最感兴趣的是言外行为。因为它是同说话人的意图一致的。说话人如何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图,听话人如何正确理解说话人的意图这是研究语言交际的中心问题。
上一篇:浅谈关于中医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整体优化的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