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整合多重研究范式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2)

2015-11-26 01:09
导读:二、与时俱进地把中共党史的多重研究范式引入到理论教学中 “多重范式共生现象的出现和范式彼此间的关系及单一范式的局限性解释力有关。”众所周

    二、与时俱进地把中共党史的多重研究范式引入到理论教学中

    “多重范式共生现象的出现和范式彼此间的关系及单一范式的局限性解释力有关。”众所周知,、、等科学领域比自然科学领域有着更为复杂的问题。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等不同历史时期涉及政治、

经济、、军事、外交、党建等各个领域的历史和理论,又由于历史和政治理论的研究对象、研究者本身都有一定的主观色彩,所以中共历史、政治理论研究中的多重范式之间的关系不是单一范式转换的关系而是丰富发展的关系,是重叠交叉关系。

    从上述中共党史几种范式的多重转变,我们可以看出单纯靠一种范式来讲好历史规模宏大、理论内容广泛的政治理论课程是很难的。所以我们认为教学实践必须与相关学科研究的多重范式相融合。所谓整合多重范式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同时采用多种范式,优势互补,突出重点和特色。具体地说,应当遵循弘扬主旋律与拓宽知识面、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确定教学内容的角度和深度,避免同一内容的讲授简单重复,同时体现学科发展轨迹和最新发展动向,保持学科内容的系统性和开放性,跟踪反映国内现代化建设、国际形势以及党和的新政策,提高学生的理论分析水平,培养学生的社会历史责任感。

    当然课堂教学不同于理论研究。课堂教学一要通过具有鲜活形象的实例去论述基本思想理论,二要吸收理论研究的新成果,从宏观层面帮助学生把握思想理论。为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1、以革命史范式为主,结合现代化范式,辅以“三个代表”范式进行毛泽东思想的教学。

    历史是思想的载体,思想是历史的结晶。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深人发展的历史过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革命史可以看作是同一历史进程中理论与实践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互为影响,而不能随意地取此舍彼,把它们割裂开来。正因为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历史性的学科特点,所以我们必须结合中国革命史来进行毛泽东思想的教学,才能使毛泽东思想具有浓厚的历史底蕴,才能使学生对毛泽东思想从感性到理性有一个完整、全面、客观、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况且丰富生动的史实例证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吸引力的有效手段。

    社会现代化是百年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过程,就是实现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一是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主义革命胜利,变被动社会现代化为主动社会现代化;二是领导中国人民积极探索并主动提出中国特色化、现代化的道路。尽管这条道路曾经走得很艰辛很曲折,有过成就也有过教训,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作用是不容置疑的。而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现代化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毛泽东的历史功勋是卓越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汲取了毛泽东思想的丰富素养。毛泽东提出,生产力标准是评价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的根本标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共产党人一切言行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高标准等思想,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素养。

    2、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学则以现代化范式、“三个代表”范式为主。

    邓小平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全面阐述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思想。这些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又集中体现了生产力观点、文化观点和人民群众观点。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提出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张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所进行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不仅成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而且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事实上,毛泽东与邓小平是在一个政治经济文化极其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里争取民族独立和阶级解放,建设民主、文明、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毛泽东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上篇,邓小平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下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条件下,江泽民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间题,党的基本经验而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辄在他们的思想体系中,关于生产力、文化、人民利益阿题的论述越来越多,思想越来越突出,所占地位越来越重要。

    正因为如此,张静如提出既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从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全过程中抽引、总结、概括出来的,也就是说,它本来寓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全过程之中,它是潜在的、更深层次的东西。过去由于人们的认识有限,所以没有能作出整体概括。现在,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逐步加深,应该、而且也能够把“三个代表”思想“还原”回中国共产党八十余年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去。所以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都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衡量标准。历史也证明,“中国共产党什么时候在‘三个代表’上休现得好,什么时候中国革命和建设就顺利发展,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也健康,从而社会就得到全面进步。”反之,”中国革命和建设就会出现挫折和失败,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也不正常,从而社会发展就会受到阻碍。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多重研究范式必须经过创造性转换,必须结合中共党情和中国国情,遵循弘扬主旋律与拓宽知识面、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从而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一个全面、系统、历史的认识和把握,达到提高学生思想境界和理论水平之目的。

上一篇:关于深化“两课”教学改革提高“两课”教学实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