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高校学生管理契约化视角下管理者的角色转(3)

2015-12-24 01:11
导读:3.方法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换 在高校学生管理中作中,许多管理者习惯于把自己的个人经验作为学生管理决策和判断的依据,管理中仍然惯于用政

  3.方法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换
  在高校学生管理中作中,许多管理者习惯于把自己的个人经验作为学生管理决策和判断的依据,管理中仍然惯于用政策、以及手段,缺乏应有的理论。学生管理水平实际上就代表了学生管理者的经验水平,管理时间愈长,经验就愈丰富,相对来说管生就愈得心应手,管理始终停留在经验水平层次,难以上升到理论高度,当学生管理模式发生转变或学生发生剧烈变化,经验型的管理方法就难以适应这种转变,各种管理问题凸现。科学型的管理方法以管理者自身加强角色学习为基本要求,管理者需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培养锻炼各种能力,努力更新和完善自身素质,逐步建立、、学、学等知识理论体系,在学习中求发展,向“研究型”的管理者转变,善于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运用理论加以归纳、思考、和提炼,能够从更高视角审视当前的学生管理制度存在的弊病,使管理制度、管理决策的制定、执行更加科学、规范、合理。
  
  三、高校契约化管理视角下推进管理者角色转换的保障措施
  
  1.建立履约状态的有效调控和监督检查制度
  一方面作为契约的主体双方特别是管理者应加强契约履行的监督检查,对履约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偏差进行调整控制,有效地进行风险防范。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履约行为进行监查和督促,如基于被管理者不履行义务或迟延履行义务以及其他违反契约约定的行为,管理者有权在法律法规和契约的范围内采取一定的强制决定权和处罚权。[5]另一方面,被管理者也可对管理者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学生作为其自身利益受高校教育管理活动实际影响的相对人,有着积极主张管理者依法实施管理行为、履行契约的要求,其对高校管理权行使具有重要的规范与约束作用力。诸如申诉监督、司法监督等监督方式都需要由学生主动提起。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2.加强大学生“契约化”管理主体队伍建设
  大学生“契约化”管理模式的运行,需要一支高素质的管理者队伍,要求学生管理者必须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不仅要熟悉的规律,了解大学生实际,而且要具备一个教育管理者特有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有效教育学生履行义务和保障学生权利。高校可以通过定期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和定期开展法律知识培训和鼓励自学等途径,强化《教育法》、《高等教育法》、《通则》和《》等法律知识的培训,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尤其要培养他们的思想、平等观念、公正精神和权利意识。
  3.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良好的法治氛围对增强高校学生管理者法治观念具有积极作用。高校利用、广播、报纸、宣传栏等舆论工具,加强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使高校管理者知法、守法、懂法、用法,牢固树立其法治观念。在高校内部营造一种良好的法治氛围,有利于推进管理者的角色转换,也有利于高校和谐校园的实现。这样使他们意识到在生活日益复杂、依法治国进程加快发展的今天,保持高校的稳定和发展,树立法治观念的重要性。总之,只有提高高校学生管理者的法治观念,增强高校管理者学法守法、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以法治理念为核心的高校管理模式才能真正实现。
  4.优化“契约式”学生管理
  管理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管理目标的实现,不仅受管理者、被管理者的影响,也受管理环境的制约。因此,在高校学生管理契约化过程中,既要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更要注重人文环境的培养,采取沟通、激励、评价、监督等方式,建立平等对话式的主体关系,构建社会、家庭、学校、后勤实体以及学生相互配合,整体联动机制和专家咨询服务系统,完善规章制度和事故处理机制,实施有效管理行为。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参考文献
  [1]余雅凤.契约行政:促进高等学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0.
  [2]余雅风.引入契约理念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制度[J].教育研究,2007(6).
  [3]李仁玉,刘凯湘.契约观念与秩序创新——运行的法律、思考[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03-107.
  [4]徐伟孙,信丽,崔建国.研究生契约化管理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8:46-47.
  [5]张玉辉.高校自主管理与学生管理法治化研究[D].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上一篇:试论管理角色理论视域下大学校长角色定位探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