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关键词] 成人高等 扩大招生 质量评价
[论文摘 要] 针对教育界对扩大招生和提高教育质量问题的讨论, 提出在新的形势下, 应该树立新的成人质量观, 以新的观念构建符合成人高等教育定位的质量评价体系,并以此为标准来重新审视大众化成人高等教育。对成人高等教育质量和数量并重的辨证关系进行了论述, 提出应该恰当地把握好两者的结合点。
目前教育界尤其在成人高等教育界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是提高教育质量问题, 而这个话题常常是伴随着扩大招生而引发的。对此笔者的观点是教育质量和数量并重, 两者都要抓。
一、当前形势下成人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势在必行
随着我国的腾飞, 到2000 年我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其覆盖率达到85%以上, 1990- 2002 年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3.4%提高到15%, 开始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是, 我国总体发展水平仍处于中下等收入水平, 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根据瑞士国际发展学院《世界竞争力报告2001》, 2000 年在47 个国家中, 中国国际竞争力排名第31 位, 比1999 年下降两位, 其中反映教育和资源开发的指标均为弱项, 如文盲率第44 位, 熟练劳动力易获得性第44 位, 大学教育对竞争性的满足程度第42 位, 合格工程师在劳动力的易获得性第47 位, 可见人力资源开发的滞后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竞争力, 另外从上个世纪美国对英国、日本对美国以及韩国对西欧国家的三次成功追赶来看, 也充分显示了人力资本积累的先导作用。
有资料显示, 我国到2020 年将有约2.2 亿———2.3 亿人口从转移到城镇, 这么多潜在人力资源不仅要靠通常意义上的正规高等教育, 更要靠成人教育包括培训以及网络教育, 在不同的层面上来开发这些人力资源, 使之依靠知识, 投入到我国的经济建设中来。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我国加入WTO, 一方面对我国的教育提出了挑战, 另一方面又急需高水平的人力资源, 而我国在这方面却又表现出很大不足: 2000 年我国25- 64 岁国民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18%, 与美国相差4 倍, 其中, 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比例为5.2%, 1999 年OECD( 经济合作发展组织) 国家这一指标的平均值为24%, 高出我国4 倍; 具有本科和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口比例在我国仅为1.38%。在现阶段, 知识更新速度之迅猛是很多人所始料不及的, 即使那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时刻面临着知识陈旧需要更新的问题。由于正规普通高等教育受到教师、教室、宿舍、实验室等一系列资源的制约, 而各类教育尤其是成人高等教育与培训机构, 能够充分发挥可利用资源以及在教学形式、层次、专业、入学年龄等方面灵活性强的优势, 多招生, 以培养国民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工作转换、等能力, 使之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思想, 将终身学习当作人生的一种追求, 不断完善、充实自己。成人高等教育工作者应肩负起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的使命, 为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较大的贡献。
从另一方面讲, 各类成人高等教育学校、现代远程网络教育院校以及各种培训机构, 与一般大学比较, 既有共性, 又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 这类机构除了基本方针、政策要服从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宏观和调控, 在经济上大多是相对独立自负盈亏的。学校要生存、要发展, 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要维持各教学环节的正常运行, 必须招收到一定数量的学生收取合理的学费; 要想更好的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包括聘请优秀教师、提供高质量的实验设备、完善的条件、丰富的图书资料等, 都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源。因此, 在教学条件、管理水平允许的情况下, 只有尽可能多地招收符合基本入学条件的学生, 才能维持学校的基本生存条件, 并积累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以改善教学条件。当将这些资金真正投入到提高上述各种办学条件中去后, 提高教育质量就有了物质保障, 每当一批批优秀走出校门, 把学院的优良品格带到社会中、像种子一样播撒出去之时, 将会有更多的优秀生源涌入我们的校园, 如此往复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因此在不超过管理能力的前提下, 保持一定的招生规模, 是完成学院基础积蓄的必要条件。
成人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促进成人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受教育者通过成人教育, 可以重塑成人的人格, 完善成人的个性。同时发挥其派生功能, 既可以调整社会结构, 又可以将我国众多的人力变为适应社会变化及需求的有用人才, 促进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