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人权教育”的学理思考

2016-07-09 01:08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关于“人权教育”的学理思考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要:当前我国人权匮乏的原因在于长期以来

  摘要:当前我国人权匮乏的原因在于长期以来义务本位思想的盛行、教育体制的落后等。在借鉴国外发达人权教育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从法制层面确立人权教育应有之地位,正确界定人权教育主体、内容,加强人权师资培养等措施来推动我国人权教育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人权;教育;
  
  “人权教育”已成为当下比较热的研究课题,根据笔者在期刊网的粗略检索,近十年来关于人权教育的论文近百篇。与此同时,国家对人权教育问题也高度重视,2009年4月13日,国务院办公室发表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该计划的第四部分“人权教育”专门规定了未来开展人权教育的具体措施。为深入探讨人权教育问题,从学理上对人权教育进行系统梳理、反思是极为必要的。
  
  一、当前我国人权教育弱化的原因分析
  
  1.长期以来我国传统中义务本位、官本位思想盛行,普遍存在对权利的漠视现象。古代社会人治传统悠久,传统观念强调义务本位,为了维护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者们从上创设诸多观念以使人民接受统治,如儒学中的封建传统主张“克己复礼”,其中的复礼就是要恢复家长制和等级专制,实质是要个人克制自己的需求,去服务于落后的社会制度,这极大压抑了人的个性。而后世对于礼的解释又逐步演化成封建伦理制度、体制,即所谓的纲常伦理,实质在于维护封建专制和剥削阶级的特权,维护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等级关系,这与现代人权观念是格格不入的。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又在很长时间内都认为人权是资产阶级专利,缺乏对人权的正确认识和应有的关注,改革开放后才开始对人权问题逐渐重视,逐步强调对人权的保障,但传统观念中对权利的漠视依然在许多领域存在,像就业歧视、侵害弱势群体权利等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状况对人权教育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决定了目前很多教育主体对人权教育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许多教育机构普遍认为人权教育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事项,当前开始人权教育的机构之少就充分说明了此点。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2.教育体制上的落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及国际人权交往、合作的推广,我国对人权问题的重视与日俱增,先后签署了《、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二十多项国际人权文书,2004年修正案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成为国家的最高法治准则,然而在教育领域却没有对人权教育给予应有重视,没有形成对人权教育的全面完整的规划,只是采取一些个别行动,而这恰恰是对人权建设的极大损害。作为一个正常人而言,要具有必备的知识,成功步入社会,必须接受相关的教育,教育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主要作用。在受教育阶段如能对受教育者进行人权方面的教育,使其树立起对人权问题的正确认识和尊重人权的理念,必将对整个社会的人权建设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国外人权教育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奥地利等的经验做法就充分说明了此点,而我国至今在中小学阶段无人权知识的教育,大学阶段人权教育也只是零星开展,人权教育师资严重匮乏,等等。正是由于人权教育的落后,使我国的人权建设走了很多弯路,导致在人们脱离教育阶段后不得不再向他们灌输人权理念,由此带来了教育上的困难。所以应将人权教育纳入应有的教育规划中,实现教育体制上的突破,在这方面《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二、国外人权教育经验介绍
  
  1.美国的人权教育。美国是一个以人权立国的国家,尽管其在人权问题上制造双重标准,经常以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但其国内对人权教育是极度重视的,体现在:一是中小学通过社会课程直接或间接地教授人权,历史、政体、科学、等课程都会涉及人权内容的教育,并通过公民教育来普及人权观念;二是民间组织、基金会对人权教育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如Betty A.Reardon所写的《人权教育——权利与责任的学习》就是被普遍采用的教材。这本教材以人的尊严、价值为基础,发展出许多值得追求的价值,如人身自由、机会平等、经济上的平等、的参与以及的永续经营,然后,再从这些价值发展出特定的权利。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德国、奥地利的人权教育。两国对人权教育都高度重视,且存在很大相似性。表现在:一是对人权教育内容直接在教育法规中确认和实践。如德国《柏校法》第24条第4款明确规定人权教育是教育部门在制定课程纲要时应特别注意的教育任务之一。奥地利教育、科学、文化部门根据《学校组织法》发布的课程标准对人权教育也做了明确规定。二是两国对人权教育都不列入独立的教学内容,而是列在公民教育中,与其他教材、教法、教育目标一起实施,将校内课程与校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实施人权教育。
上一篇:关于网络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