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实现途径(2)
2016-08-01 01:00
导读:3.更新就业观念 就业观念的更新,不单单是指学生就业观念的更新,还应该包括学生家长、高校以及就业老师就业观念的更新。 (1)毕业生应该端正就业
3.更新就业观念
就业观念的更新,不单单是指学生就业观念的更新,还应该包括学生家长、高校以及就业老师就业观念的更新。
(1)毕业生应该端正就业态度,以积极的心态,主动了解就业信息和参加应聘活动,改变寻找终身职业、非国有单位不去的想法,依赖家人等找工作,盲目追求高薪以及过分要求专业对口的误区。
(2)学生家长要改变以往的就业观念,如过分重视到政府、事业单位等部门就业;缺少对孩子的了解,按照自己的意愿单方面主导孩子的就业方向;缺少就业的长远规划和前瞻性眼光,只关注当前的焦点工作岗位等等。要从整体上了解就业的形势,树立起灵活就业的观念,及时与孩子沟通,掌握孩子的就业情况。
(3)高校也要更新观念,特别是在学校办学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建设以及就业机制等方面,以市场为导向,创新工作思路。
同时,就业指导老师,如辅导员,不应把自身的就业工作仅仅停留在上传下达、解答政策性工作上,而是应该积极、主动地了解专业学生的就业动态、情况,真正为学生的就业做出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4.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适应发展需要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是关键。
(1)夯实毕业生的专业基础,适应分工细化的要求。就是在校期间,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要使毕业生能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行业知识,解决学生专业不对口,或是对口专业学生能力不足的情况。
(2)增强毕业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注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专业效果,在社会实践和
活动中培养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得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增强毕业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3)注重毕业生职业能力培养,强化职业技能培养,增强职业素养。在夯实大学生专业知识,提高其知识运用能力的同时,还应该注重毕业生表达、人际交往、组织管理、
以及创新等方面职业能力的培养。
另外,高校还可以引进包括、企业资源管理师、职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等多种形式的国家职业
项目,加强项目培训质量管理,强化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获取就业门槛资格,增强就业竞争力。
5.积极通过各种措施,大力开拓就业市场
首先,高校就业管理部门应该根据本校的专业设置情况,开展市场调研,选择适合本校毕业生就业的目标区域和行业,增强就业工作的针对性。
其次,应该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如采取“走出去”的方式,积极主动地联系目标区域和行业用人单位,建立合作联系;加强与各地人才市场和人力资源市场的联系,发挥其资源优势,获取有用的就业信息,组织单位到校举办专场咨询会;通过高校的校友资源、毕业生资源,构建就业资源网络等等。
最后,高校在进行就业市场开拓的同时,应注重学校的整体形象宣传,在用人单位中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为用人单位提供周到热情的服务,主动吸引用人单位到校选聘毕业生。
6.加强就业信息管理工作,增强信息的有效使用,注重就业资源的积累
及时、准确将有效的就业信息、就业政策传达给每一名毕业生,是促进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手段。因此,应该对就业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首先,高校就业管理部门和人员应通过正规、权威的渠道,获取符合高校专业和学生特点的就业信息,并对获取的就业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归纳出就业信息的主要内容;其次,要通过高效的信息渠道,如高校网络平台、就业信息员、QQ群等,及时通知到毕业生;再次,要注重对就业信息进行跟踪,建立就业信息反馈制度。对于有效的或是产生了工作成果的就业信息,还应该建立优质信息资料库,方便以后就业工作联系。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强化高校就业指导,重视实习实践平台的建设等途径和方式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门路。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参考文献:
[1]洪环.对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的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11).
[2]李淑萍.新形势下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的路径探讨[J].南京学院学报,2009,(1).
[3]赖艳,舒福灵.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策略分析[J].桂林科技大学学报,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