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08-19 06:04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问题及对策研究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  要:少数民族教育经费目前还存在投入总量低、教
摘  要:少数民族教育经费目前还存在投入总量低、教育经费来源渠道狭窄、生均教育事业费低于其他地区平均水平等问题和困难,使民族地区普及义务教育和其他教育的发展都面临着种种困扰。教育经费不足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水平落后、教育经费管理体制不合理和教育财政政策执行不力、教育经费来源单一等。要解决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关键在于必须建立积极的民族教育经费筹措分配机制。

    关键词:民族地区;教育投入;问题;原因;对策

    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加大,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但也必须看到,少数民族教育经费投入的现状还不容乐观。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从国家到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投入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

    1.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低

    教育经费投入总量短缺,是民族地区教育经费不足的主要表现。由于我国主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大部分布在西部地区,当地经济发展落后,教育筹资十分困难,因此,投向教育的费用极其有限。无论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这是现阶段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投入的基本现况。据1999年的教育经费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教育经费来源和支出总数为3349.04亿元,西部5自治区的总数为218.47亿元,仅占全国的6.52%。1999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总额是2287.17亿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是1815.75亿元,西部5自治区这两项经费的总数是169.16亿元和128.15亿元,分别占全国的7.39%和7.05%。

    2.教育经费来源渠道狭窄

    多年来,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的来源主要依靠地方政府财政性支出和国家专项投入,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狭窄,构成结构很不合理。据1999年的教育统计资料显示,西部省、区财政性教育经费、学杂费、社会捐集资、其他教育经费、社会力量办学经费的比重分别为76.35%、9.05%、3.50%、10.31%和0.63%,东部地区这一比例结构为66.98%、12.30%、4.49%、13.89%和2.29%。可以看出,西部省、区教育经费基本上依靠财政投入。而对于经济发展落后、财政收入状况差的少数民族地区来讲,教育经费多渠道筹资来源肯定更是不如其他地区,如1999年5个自治区的社会团体和个人办学经费、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学杂费及其他教育经费的平均数,分别仅为全国平均数的23%(不含西藏)、73%、40%、64%。

    3.生均教育事业费低于其他地区平均水平

    生均教育事业费是衡量一个地区教育经费投入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均教育事业费状况是,除西藏以外(由于国家对西藏地区的教育投入较高,以及西藏在校生数量少,因此西藏的指标水平高出很多,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东部地区与5个自治区之间平均水平上的差距)的其他4个自治区及少数民族聚居较为集中的西部其他省市,中小学生均教育事业费都远远低于东部地区平均水平。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1998年,东部地区小学生均教育事业费支出是784.28元,西部地区是429.94元,东部是5个自治区的1.45倍。虽然东部地区初中生均教育事业费只是5个自治区的1.03倍,但以东部地区与4个自治区(西藏除外)比较,东部地区是4个自治区的近1.8倍。东部地区高中生均教育事业费支出是5个自治区的1.14倍。与4个自治区(除西藏外)比较,东部地区是4个自治区的1.9倍。由此可以看出,生均经费低是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发展的最突出问题。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影响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极大地制约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无论是义务教育的普及,还是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发展都面临着经费问题的困扰。

    1.教育经费不足,直接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由于投入不足,教育财力有限,使少数民族地区在实现“两基”目标方面一直存在很大的压力。到2000年底,全国基本实现“两基”目标,通过验收的人口覆盖率已达到85%。其中东部已达到100%,而西部仅为71%。2001年在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地区705个县级单位中,实现“两基”目标的只有358个,仅占总数的51%。无论是统计分析还是现状实际调查,都表明在实现“两基”方面,少数民族地区仍然有很大的困难。另外,西部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在综合类、理工类和医药类等高等学校的拥有量,比东部相差很多,在校生数量差距也很大,2000年5个自治区综合类、理工类、医药和农林类院校仅占全国的6.7%、3.3%、9.3%和11.1%;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全国有184所,5个自治区仅占11所;虽然5个自治区师范类院校的拥有量与其他省比较相差不是很大,但在校生数量相差悬殊,5个自治区的在校生仅占全国师范院校在校生总数的6.68%。到1999年,进入国家“211工程”的大学,西部仅有5所,东部63所,是西部的12.6倍,国家重点建设大学的数量东部远远高于西部。

    2.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危房不能彻底根除的主要原因

    我国目前现有危房约1300万平方米,虽然危房占全国中小学总校舍的比例不足1%,但在西部少数民族和中部经济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这一比例最高。宁夏中学危房面积达5.32%,小学达4.6%;新疆中学危房达4.05%,小学占3%;青海中学占3.16%,小学占4.33%。有的贫困县危房面积高达10%—15%以上,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小学危房率高达28.3%。危房问题严重影响着这些地区义务教育目标的实现。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3.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贫困少数民族家庭学生辍学、学校流失率偏高的原因

    即使在“普九”已经验收的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的成果和质量也很不巩固。不少地区的辍学率近几年有明显的反弹。这里还必须指出,通过实际观察与了解,在许多地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流失辍学率比统计数字要高得多。如1999年,广西边境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50个山区县小学、初中的辍学率分别达到2.44%和6.41%。许多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辍学率出现反弹,难以承受高昂的学杂费仍然是主要的原因。小学每学期100多元、初中200元以上的杂费、课本费对于少数民族农牧民贫困家庭是很大负担。

    4.教育经费困难直接影响了民族教育照顾政策的落实

    教育经费困难给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带来的具体问题很多,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政策的落实。例如,按政府规定的对少数民族困难学生减免学杂费、书本费的政策,不但因地方财政无力承担难以兑现。反而在近年来,由于教育经费短缺导致的学校违规收费问题十分严重,加重了农、牧民家庭的教育支出负担,使很多农、牧民家庭难以承受,直接影响了农牧民对义务教育的信心。

    5.教育经费不足造成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资源的不足

    教育经费困难也使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教学条件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1999年全国小学的理科教学仪器设备达标率为44.42%,东部为45.35%,西部34.47%。其中,西藏2.20%、新疆34.17%、宁夏22.28%、青海9.34%、贵州15.46%。1999年全国拥有5万元以上的教学仪器设备数57642件,其中西部省区9644件,仅占全国的16.73%。在高等教育方面,尽管国家近年来为发展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投入了大量经费,但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太差的问题在少数民族地区依然比较突出。1997年全国高等学校生均固定资产为26444元,东部地区几乎都高于这个水平,西部地区几乎所有省份均低于这个平均数。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三、投入不足的原因分析

    教育经费不足问题,可以从多方面去寻找原因。

    1.经济发展水平低

    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基本上采用了不平衡的梯度发展策略,使少数民族聚居最集中的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逐步拉大,而且越来越大。其中东、西部地区的增长速度比为:12.8:8.7,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4.1个百分点。东部经济可以说已远远超前于西部。经济发展滞后,财政收入水平低,使一部分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落后于东部大城市学校几个时代。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中美两国家校合作机制差异之比较(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