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思想品德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2)
2017-08-26 06:21
导读:1、实现教学空间的最佳化 教学过程的空间结构是由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及反馈五部分构成的。 为了形成最佳的教学空间
1、实现教学空间的最佳化
教学过程的空间结构是由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及反馈五部分构成的。
为了形成最佳的教学空间结构,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必须合理整合教学系统各要素,也就是说既要考虑具体要素的改进和完善,更应从总体上关注教学个要素间的良好组合和协调。具体讲在根据社会对教育和教学的需求而提出教学目的之后,教学内容的选择就要体现该教学目的,然后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来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信息技术应渗透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之中。例如在学习《感悟青春》一节时通过课件的形式展示这样一个画面:展示班级中学生的成长经历的照片,介绍几件有助于成长、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让大家讨论,对照自己的经验,总结自己的优点,根据学生自己的教训,总结自己的缺点。教法的选择最好要新颖,不要使教学仅仅成为一种“颈部以上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开展探究、发现、讨论、试验、游戏等多种活动形式,运用启发法、问题法、情景法、研讨法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与学习对象相互作用,从而使其主动认知、主动创造,获得充分的发展。俗话说的好“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此外还必须进行反馈要对教学结果进行分析和自我分析,对学生来说反馈信息可是学生强化正确,改正错误,找出差距,促进努力。如果不能及时或定时进行反馈,得不到反馈信息,就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教学问题,从而改进教学,协调各教学要素间的关系,就不可能有效的控制教学过程,就不可能使教学的空间结构达到最优化,也就不可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三、 检验效果
效果的检验可以推动师生实践新课程的积极性,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效果。
中国大学排名
1、是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去查找资料,制作课件进行学习和探索,一是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自主探究精神、研究能力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二是改变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识事物的过程,使他们在操作中去感知和理解,把感知、理解、巩固、运用融为一体。三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过程,把远方的东西放到眼前,把复杂的内容变为简单,把抽象的事物化为具体。四是改变了单一的教材形式,通过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自主的认知结构,并使教学过程空前加快。
2、是否改善了教学中的人际关系,创造了新的教育文化。一是学生在学习时不单涉及文本及围绕教师,而且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自主的收集整理信息,使教学从传统的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二是通过讲台上师生角色的换位,教师由主宰到主导,又教材的解释者到教学的设计组织者等思想和行为换位,推动了民主教学风气的形成。三是学生在学习实践的感悟中,同步发展,智力和非智力的心理因素,不仅训练了自己对知识结构的掌握,概括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也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力、组织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总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对促进课堂教学方式,推动新课程的全面实施,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王增祥 《教学技巧》 1998
3、[苏]尤.克.巴班斯基 《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问答》1986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