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 教学不仅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所谓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它是一种有机统一的整体。交往、互动与建构是教学的本质属性,而传统的教学观中将这一有机整体人为割裂开来,变成我讲你听、我问你
答、我写你抄,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这种教学的线性叠加模式丧失了学生的独立品格,教师角色异化为遏制学生学的力量,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越厌学,辍学的大部分原因盖源于此。
新课程观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交往、互动、交流、沟通、启发、补充与构建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师生时时交换彼此的思考、经验与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
以丰富教学内容,获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成为学习的共同体。师生将会人人参与、平等对话与整合意义上的建构,课堂将焕发出生命意义的光彩。这种变传统知识授受为师生知识建构,以及师生互动、互惠、双赢,正是世界范围内教学改革所期待的新局面。
3 教学不仅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
传统教育,特别是“应试教育”,其教学的核心理念便是只重结果,其典型表征便是评价标准仅看学生考了多少“分”,升到什么名牌学校,而对于教师教学的过程,学生学习的过程并不重视。其实,结果与过程也是教学系统的一对十分重要的关系,该关系集中反映了学习与思考、学会与会学、知识与技能、继承与创新诸多关系。从学科本身来看,过程体现该学科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结论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如果比喻结果为“肌体”,那么过程便为学科的“灵魂”。我国传统教育教学中的“应试教育”或将二者割裂,或轻过程、忽视过程的教育价值。
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大突破便是提出了过程性的教学目标,这是对传统教学观残缺目标的有力纠正。教学要重结果,这是显然的,也是正常的,但仅限于此,则是片面的,因而是危险的。试想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重组,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理性认识活动,结果就难以获得。即使死记硬背,采取题海战术,学生有了一点结果,也难以理解、巩固与拓展,更难有创新。这也从另一侧面回答了杨振宁先生的”中国学生的97分现象”问题。新课程审时度势,吸收国外先进经验,提出了过程性目标,强调教学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获得结果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的过程。
4 教学既要关注学科发展,更要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中小学教学一般是分学科进行的,学科教学的重心在哪一方面,反映出不同的教育价值观。过于关注学科、过于强调学科的独立性,是学科本位论之反映,它将学科凌驾于一切之上。这种只见学科不见人的教育教学观从根本上背离了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与使命,它导致在实践操作中出现以下现象:
一是重认知轻情感。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把生动的、复杂的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的框架之中,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与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二是重教书轻育人。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把教书与育人割裂开来,教师以教书为天职,以完成学科知识的传授及能力培养为己任,忽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从而使教学过程不能成为学生道德提升和人格发展的过程。
改革教学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本位。学科本位论不错在教授学科知识,而错在教学指导思想不正确。学科教学依然要体现学科知识的特点,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要吸取“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但是学科教学一定要以学生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为本,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人的可持续发展观要求教育者要关注以下方面:1)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2)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3)要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传授学科知识的场所,更是养育人性的圣殿。
共3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