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新课程呼唤新师德--让 爱 与 美 同 在(1)

2017-08-27 01:06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新课程呼唤新师德--让 爱 与 美 同 在(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内容提要】  新的课程需要新的教师,新的教师必须具

【内容提要】  新的课程需要新的教师,新的教师必须具备新的教学理念和与时俱进的师德表现。教师只有将爱与美统一在一起,才能成为“为人师表”的楷模。

【关键词】    新课程  与时俱进  师德  爱  美  统一

   爱是责任感的原动力。

  “爱”要求教师让每一个学生充分意识到自我的存在价值,并为实现这种价值而奋斗。爱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教育应有利于孩子个性的发展,品德的高尚,成为一种积极人生态度的动力。要把教育的长短效应统一起来,因此“爱”应有理性,不失尊严,对任性、不礼貌及思想行为上的误区决不姑息。教育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教学教育中应更注重师生双向交流,互相尊重。“教师对学生真正的爱是一种强烈的不可抑制的愿望,这是一种要把你认为是自己身上最好的东西献给学生的愿望。”(苏霍姆林斯基《培养集体的方法》)只有“爱”才是教育的原动力,才是教育的源头,没有了“爱”,哪怕方法再多,仍只有两个字——“空虚”。
                
     爱是沟通心灵的桥梁

  在学校里,一个班级就是一个群体,教师与这个群体及群体中的个体的交流都是靠“爱”,靠情感来维系的。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知识的传授也靠情感维系吗?那么你能否认“爱”在传授知识过程中的特殊意义吗?年龄越小,情感在传授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大。学生的爱出于“信任”和需要,教师面对这样的信任与需要别无选择。教师的职业就是研究人,长期不断的深入人的复杂的精神世界。建立师生间的相互信任,构建师生之间的情感桥梁需要我们用我们的力量、智慧、信念以及人格的魅力去取得学生的敬佩。师生之间构建情感桥梁的“爱”对于双方而言不啻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爱意味着对个性的尊重。

  对学生的尊重要求教师在与学生的精神交往中放下教师的架子,视学生为志同道合的朋友,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隐秘,甚至学会运用他们表达思想与情感的语言,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我们应该承认每一个个体与其他人的不同,不去评价孩子的个性,只评价他的做法。尊重学生还意味着为学生的每一点变化喝彩。爱的艺术正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使他感到在劳动中、在付出中取得成绩的喜悦。应该个别面对每一个个体的人,不仅指教师的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时间上的耗费,更主要是指“爱”,每一个学生对“爱”的不同需求教师都应尽力满足,充满爱的教育过程才能培养出性格健康的人。

“文化教育的最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使人……在美的领域所能扩展的范围内成为审美的人,因为道德状态只能从审美状态发展出来,而不能从自然状态发展出来。”
                     ——席勒
撒播撒美的种子

  做为人民教师,首先要学会在自己的心灵中播撒美的种子,这样才能收获更多的种子去开发学生们的心田!这种播撒需要选择,需要耐心,更需要有辨别真假、善恶的本领和对人类生活的挚爱。为自己播撒美,自己才能成为美的化身。根据长期的理论与实践,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知识的化身和道德的象征,老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师如父母”不仅表明了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也说明了老师对学生行为和心灵的导向作用。因而,老师只有自己“美”起来,才能成为美的使者。为学生播撒美是教师职业的追求。一个教师的工作过程就应该是不断地播撒美,他只有不乏种子,不乏精力,不乏辛苦,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才能使自己美的种子不断在学生的心田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师德是教师的灵魂,美是师德之魂,只有不断用美的尺子去度量自己的教师,才能成为“为人师表”的楷模。

共3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实施新课程必须树立辩证的教学新理念(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