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教材是国家意志、民族精神和科学文化知识在教育行为中的集中体现,也是教育过程的核心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我国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描绘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教材远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实践中,应该建立一种怎样的发展机制,这种机制与20世纪80年代的工作机制有何不同,这是我们必须直面和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中小学教材;教材建设
教材是国家意志、民族精神和科学文化知识在教育行为中的集中体现,它包括了教师教育过程中所利用的主要素材和基本手段,在教育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材是课程目标和教育内容的具体体现,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体,也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基本知识源。可以说,教材是教育过程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实践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适应21世纪时代要求的中小学教材的今天,对基础教育教材建设的历程、走向和机制进行总结和反思,是十分必要的。
一、中小学教材建设的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教材建设得到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自195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除了“大跃进”和“十年浩劫”两段特殊时期,全国中小学基本上都是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国家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写的“部编教材”,或者称做“统编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基础教育教材培养了我国一代又一代接班人,人民教育出版社在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建设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随着教育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统编教材”的局面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同时,全国各地在教学改革的基础上,为体现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推广优秀的教改经验,自发地编写了不少实验教材。中小学教材百花齐放的局面在20世纪80年代末已初见端倪。
1985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后,我国中小学教材建设在制度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教材从编审合一到编审分离,从一纲一本到一纲多本、多纲多本,并于1986年成立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下设19个学科,负责审查审定教学大纲和全国中小学教材。1988年,国家教委在全国规划并部署建设“八套半”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八套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一套小学复式教学教材),并且从1989年逐步开始实验,为1992年全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和24个学科教学大纲(试用)奠定了基础。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教材要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行多样化”。“提倡各地编写适应当地农村中小学需要的教材。”我国中小学教材编写和使用开始呈现“一纲多本”“多纲多本”的局面。
上海和广东都是1988年国家教委规划的中小学教材建设基地,至2003年已历经16个年头。上海承担的是“编写一套适合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和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使用的教材”。为此,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江泽民同志和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同志为首的上海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具体领导上海的课程教材改革。上海课程教材改革方案“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以社会的需求、学科的体系、学生的发展为基点”。基本思路是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在南部沿海地区,由广东牵头,与福建、海南一起组成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沿海版编写委员会,组成研究、编写、实验紧密结合、跨地区合作的联合体,开展编写和实验工作。“沿海版”教材的编写思想是:“确定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力求以向时代、社会开放的内容结构形式,打破传统教材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封闭体系。”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两套教材都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两套教材与面向全国大多数地区使用的“人教版”教材①一起沿用至今。在世纪之交,“一纲多本”“多纲多本”的教材建设机制已经建立起来,我国教材发展机制的改革迈出了扎扎实实的一大步。
二、21世纪新课程教材建设的探索
进入21世纪以来,在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育改革全球化的趋势下,在进行充分的历史研究、调查研究与国际比较的基础上,我国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针对传统中小学课程的种种弊端,以及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中小学课程教材提出的新要求,确定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描绘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教材远景。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发[1999]4号)中提出:改革课程体系和评价制度,2000年初步形成现代化基础教育课程框架和课程标准……启动新课程实验。争取经过10年左右的实验,在全国推行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在教育部的统一部署和规划下,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从2001年开始启动,计划2004年在全国全面推行。2004年开始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计划2007年在全国全面推行。
2001年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中指出:“教材编写核准、教材审查实行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两级管理,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核准国家课程的教材编写,审定国家课程的教材及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使用的地方课程的教材;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地方课程教材编写的核准和教材的审定。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授权,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审定部分国家课程的教材。”至此,基础教育教材建设的要求和管理权限更加明确。在此基础上,教育部2001年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中又进一步作了具体的要求和规定:“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鼓励有关机构、出版部门等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组织编写中小学教材。”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的实践中,应该建立一种怎样的发展机制,这种机制与20世纪80年代的工作机制有何不同,这是我们必须直面和深思的问题。从广东省的情况看,大致经历两个阶段:2001年6月至2002年底为第一阶段,主要是义务教育教材的编写研究、立项申报和教材审查,广东全省有8科小学教材和7科初中教材通过立项;第二阶段,2003年上半年,主要是普通高中教材的编写研究和立项申报,广东全省有8科高中教材通过立项。广东的基本认识和做法是:第一,对条件、困难和问题有足够的认识和思想准备。充分认识教材建设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工作,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专业队伍,有一批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有充足的资金投入。第二,协调编写力量,形成研发合力。整合广东省出版界、高等院校、中小学、教学研究机构几支队伍的力量,成立“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负责协调、组织全省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指导、组织开展课程资源开发的交流与合作,指导和组织编写小学、初中及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指导和组织与教科书配套的磁盘、光盘等教学资源的研究与开发。第三,组织起可持续发展的后续力量。这支力量能够及时跟踪国际课程教材发展的趋势,能够提供持续不断的课程改革学术支持,能够为教材使用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具有严谨的组织工作制度。总的指导思想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在开发的基础上服务,在服务的基础上发展。教材建设的整项工作在研发中心的统一规划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协调运行:高校教师提供学术支持力量,中小学教师提供教学经验,出版部门提供研发编辑、资金和技术支持力量,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取长补短,通力配合,高效运作。申报立项的过程,就是学习理解的过程,研究探讨的过程,培养骨干的过程。通过立项申报工作,提高了研发人员对新课程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研发队伍自身的学科专业水平,为实验工作培养了一支专业骨干队伍,为新课程在全省的全面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