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思维特质的培养与教学变革(1)(2)

2017-08-29 02:40
导读: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记忆型的教学文化”。在这种文化中,教师的作用是向学生传递信息,学生的作用是接受、存储信息,并且按照这些信息行动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记忆型的教学文化”。在这种文化中,教师的作用是向学生传递信息,学生的作用是接受、存储信息,并且按照这些信息行动。这种文化环境培养的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倾向,而不是积极地探寻和评价信息。在如此封闭的教学情景下,教学活动变成了教师的活动,讲台成了教师的舞台。而学生则变成了容器,变成了由教师灌输的储存器,教师越是往容器里灌得彻底,就越是好老师,学生越是温柔敦厚顺从地让自己被灌输就越是好学生。[10] 教师的一切教的努力,学生一切学的努力,都只是为了把书本上的知识和真理存储在学生的脑海中,然后在一定的情境中把它正确而有条理地再现出来。教师只是按照书本上的知识去教,并不关心所教知识的真实性和价值问题,学生更是来不及而且也没有必要去反思教师教给他们的知识的真实性和价值问题,他们需要做而且唯一能做的就是被动接受。于是,重复和记忆便成了他们学习的主动策略。久而久之,学生便形成了一种思维的惰性,懒于思考,遇到问题只知道从教师或书本上寻求所谓的标准答案,而不知答案需要他们自己去主动地进行思考才能获得。在这样的课堂文化背景下,思维特质是很难得到充分发展的。

新型的教学文化将是一种“批判的充满智慧型”的教学文化,在这种教学文化中,把学生培养成强势的思维者成为中心的教育目标。教师不再是知识宝库、真理的代言人,而成为教学群体中平等者中的首席,[11] 成为与学生进行对话的伙伴,成为学生不断成长的促进者和帮助者。教师不只是有意识地教授学生一些微观的思维技能,而且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他们提供自己发现、自己思考的机会,鼓励学生在学习中针对各种观点进行理智的质疑和探讨,自己提出问题和假设,并主动地进行探寻和验证;同时还要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智特征,使他们成为高尚和具有开放精神的思考者。在这种教学文化中,学生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带着批判的眼光,运用思维技能,进行各种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学生不会再视学习为负担,不会再感到生命的窒息,而是时时体会到发现的乐趣、探究的乐趣、创造的乐趣。整个教学因为有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参与而得到彻底的转变,由原来单纯的给予与接受的过程转变成为教师与学生、思维与思维、智慧与智慧、灵魂与灵魂的碰撞过程。在这种碰撞过程中,充满智慧型的教学文化才能得以真正的形成。

(二)建立新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要促进学生思维特质的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传递教学模式,建立新型的文化适应教学模式。在新型的教学文化中促进学生思维特质的内化。蒂什曼等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适应教学模式的四个步骤,[12],它们是:(1)提供好的思维行为的模式。例如,提供历史或文学上好的推理实例,提供教师示范推理的机会,让学生亲自体验模拟的推理,帮助学生辨别日常生活中的推理行为。提供这些模式的目的是向学生提供一些说明实际生活中思维特质的范例。(2)直接提供理想推理的目的、概念和方法。告诉学生为什么推理是重要的,传授一些主要的推理概念和步骤。例如,向学生解释证据、假设、证实、理论等术语,向他们介绍一些寻求证据、建立假设的方法。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直接向学生提供有关思维能力倾向的核心概念和方法。(3)提供机会,促进同伴之间围绕推理进行相互作用。提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一起相互讨论推理过程,共同评估推理结果,这样可以通过推理和学生之间的人际相互作用促进思维特质变得活跃起来。(4)围绕思维特质提供正式和非正式的反馈机会。通过教师反馈、同伴反馈和自我反馈,学生了解自身推理行为的长处和不足。反馈是文化教学和表达他人价值最有力的方法之一。反馈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清楚,在课堂环境中推理的行为应受到支持、鼓励和重视。

(三)增强学习情境的真实性,寻求思维特质培养的突破口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学习情境带有很强的人为性,学生接触的都是结构良好的问题,已知什么,未知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都很清楚,学生只要按照教师传授的相关的规则与定律就一定能得到“正确答案”。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尽快地掌握相关的原理、规律、定理及相应的思维技能,但也容易使学生的学习与实际生活严重脱节,影响思维的意向和敏感性,导致思维迁移困难。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特质必须变革学习情境,增加学生思维的敏感性和意向。

彼得(F.Peter)等认为,要培养学生的思维特质,教学不应该首先从原理和基本的定义开始,而应从例子开始,增加学习情境的真实性,使学习者投入其中去获得相关的知识和技能。[13]通过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机会,从事需要动机和仔细思考的活动,以确定需要思维的场合,学生可能因此发展强有力的可通达的思维特质,使觉察需要思维的场合成为一种自然的习惯,并在解决现实的问题中增加思维的乐趣。

弗泽尔(R.Fazio)也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真实学习情境对于思维特质培养的作用。提出了五种思维特质强度及其在记忆中通达性的因素。它们是:直接经历、感觉经历、情感反应;自由选择的行为;态度的复现。[14]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接触和解决结构不良的问题可满足以上五方面的条件。所谓结构不良的问题也就是“日常生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15]是现实世界中出现的问题。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是一个设计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问题解决者必须认识多种观点,搜集支持或拒绝其他观点的证据,最终综合自己对情境的理解,得出结论。结构不良的问题解决活动综合了上面提到的五个增强思维特质的因素,提供给学生机会:(1)直接经历批判性思维的场合;(2)增加对现实世界问题的感觉经验;(3)增加对情境的情绪反应;(4)自由选择解决的方案;(5)从事一系列活动,多次复习性思维特质。[16]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的案例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探究学习,以此促进学生思维特质的提高与增强。

思维特质的培养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究与研究。这需要教育学、心理学研究专家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创立学生思维培养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Dewey J.How We Think:A Restatement of the Relation of Reflective Thinking to the Educative Process[M].Boston:D.C.Heath and Company,1933.58.

[2]Katz L G.Disposition:Defintion and Implications for early Childrenhood Practice[DB/OL].http://ceep.crc.uiuc.edu/eecearchive/digests/1993/katzdi93.html.

[3]Ennis R H.A Taxonomy of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s and Abilities[A].J B Baron,R S Sternberg.Teaching Thinking Skills:Theory and Practice [C].New York:W.H.Freeman.1987.9-26.

[4]Ennis R H.Assessing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s: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J].Paper Presented at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New Orleans,LA保1994.

[5]钟启泉.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02,(1):34—38.

[6]Norris S P.The Meaning of Critical Thinking Test Performance:The Effects of Abilities and Dispositions on Scores[A].D Fasko.Critical Thinking:Current Research,Theory,and Practice[C].Dordrecht,The Netherlands:Kluwer.1994.

[7]Salomon G.To be or not to be(mindful).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New Orleans,LA,1994.

[8]Perkins D N,Jay E,Tishman S.Beyond Abilities:A Dispositional Theory of Thinking[J].The Merrill睵almer Quarterly,1993,39(1):1-21.

[9]Baron J.Beliefs about Thinking[A].J F Voss,D N Perkins,J W segal.Informal Reasoning and Education[C].Hillsdale,NJ:Erlbaum.1991.169-186.

[10]保罗·弗莱雷.教育学[M].顾建新,赵友华,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4-26

[11]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38.

[12]Tishman S,Jay E,Perkins D N.Teaching Thinking Dispositions:From Transmission to Enculturation[J].Theory into Practice.1993,(3):147-153.

[13]Facione P A,Sanchez C A,Facione N C,Gainen J.The Disposition toward Critical Thinking[J].Journal of General Education,1994,44(1):1-25.

[14]Fazio R H,Blascovich J,Driscoll D M.On the Functional Value of Attitudes:the Influence of Accessible Attitudes on the Ease and Quality of Decision Making[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1992,18(4):388-401.

[15]Jonassen D H.Instructional Design Models for Well瞫tructured and Ill-structured Problem瞫olving Learning Outcomes[J].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1997,45(1):65-94.

[16]Middleton J A,Toluk Z.First Steps in the Deve瞝opment of an Adaptive Theory of Motivation[J].Educational Psychologist,1999,32(20):99-112.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是校本的课程开发,还是校本课程的开发(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