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第二, 从不同跨度和不同角度确认专题知识内容。
在高考命题的各类题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对专题知识的考查。历史复习教学中往往重视大专题(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外交、国际关系、国别)的知识罗列,忽视小专题的确认和把握,小专题应从不同跨度和不同角度中随时确立。对专题知识内容的复习也应运用系统的方法形成网络结构,并确认重要知识的坐标。掌握专题内容首先应确认构成专题内容的知识要素,其次是揭示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和实质,明确知识坐标的基本特征,最终在头脑中固定高质量的知识。
第三, 增强对历史知识和历史概念的比较学习的意识。
分析比较题在高考中占有一定比例,并且散见于各类题型中,是提高命题难度的重要题型。在复习中应对网络结构系统中的相同、相近和相反的历史概念进行比较,特别是对专题阶段性知识内容和专题阶段性特征的比较,提高对历史概念掌握的层次和质量,增强辨别能力,达到对历史概念深刻理解和掌握的目的。
第四, 重视历史地图的学习与运用,直观准确的再认再现历史史实,强化空间思维能力。
高考命题对历史地图的考察呈日趋增加的趋势,但由于考生忽视历史地图的学习及学习方法不当,出现得分偏低的现象。高考命题的主要考查角度是位置、形势和路线,考查空间历史知识的确认和思维创新能力。在复习时应研究历史地图,挖掘隐性知识,研究图例,记清重要位置,重要名称;比较不同时期的地图发现隐性知识;还应特别重视地理因素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这样依托教材的重要内容,再造历史地图就显的尤为重要。总之,历史地图含盖的知识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在学习中努力挖掘力争全面准确牢固地掌握每一幅地图的显性和隐性知识,并且再造历史地图,达到迁移历史知识的目的。
一、进行强化训练,使知识、技能、技巧转化为具有心理定势的能力。
有人认为:“学科能力的提高和训练数量的关系是一个类似正态函数关系”,但这里只是强调训练数量的重要性,但要提高形成能力的质量还必须注重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 明确各类题型中的命题题型、命题角度。
目前高考命题采用三大题型。选择题题型主要有最佳选择、材料选择、组合选择、排序选择、填图识图选择、逆向选择等;其命题的考查角度主要是对主体历史知识的背景、原因、条件、经过、性质、特点、影响和结果的考查,其次是考查利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认证历史的能力。如原因与结果、现象与本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材料解析题从设问的不同形式上可分为传统型、开放型两类,其材料选取多为原始资料、数据图表、前人对某一历史事件的评述材料等。两类题型作答虽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实质上考查的能力角度基本相同,无非是分析认证、概括提炼、抽象延伸和理论升华。问答题的命题题型较多,命题角度多样,但近几年来高考命题的主要题型是概括说明、分析比较、观点评述与论证等。分析、概括、评价成为主要题型。深入研究各类题型的特点,掌握解答问题的基本方法,探寻答题规律,使知识、技能、技巧转化为能力。
第二, 审明题意,提高解题的技能技巧。
审明题意是解题的先导,审题要仔细反复地阅读推敲题目,从题目的要求中摄取有效信息,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在训练时应注意如下步骤:①审题型。②审主次。③审范围。④审关键词。任何类型的问答题,其要求回答的内容和观点都主要来源于教材,必须根据题意对原有知识结构网络进行迅速回忆,然后拟好答题提纲,根据命题意图,把握问答题的基本结构,体现问答题所涉及的理论观点,进行理论分析,做到史论结合。概括性问答题,必须以教材为依托,以史实作支撑,运用适当方法和抽象思维概括答案。主要方法有:①选取概括法。②提炼概括法。③时序概括法。④逻辑关系概括法。作答时抓住本质性问题,切重要害概括是关键,做到精炼、准确、全面。分析比较题的关键在于把握可比点,题干上给出可比点的,注意审题时突破限定语加以把握;题干未给可比点的,可根据题目的具体环境,分析其知识类别,找出大的比较对象,确立可比点,在此基础上联系教材上的知识加以立意、组材、拟纲、成文。论证题目首先应明确论证观点的正确如否,然后确立论点,寻找论据支持论证观点。论证时论点要明确、论证要全面,论据要有代表性,答案要有严密的逻辑性。
从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上看,能力依赖于知识、技能和技巧。知识是技能、技巧和能力的基础,能力、技能和技巧是在掌握知识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知识、技能、技巧是发展能力的必要基础,能力则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前提条件。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