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源于改革开放后国情的实际需要,来自于经济振兴、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发展要自觉服从、服务于科技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国内外教育技术发展战略比较
当今世界正处于向全球信息化过渡的跨世界时代,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占据教育技术制高点的现实,中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奋起直追,使全球教育信息化竞争日趋激烈。
美国总统克林顿指出,2000年美国必须实施100%的学校与国际互联网连通,使美国从小学到大学都实行“人、机、路、网”成片的唯一国家。
德国教育部长阿莱格尔1998年宣布,制定教育技术发展方案,重点倾向于应用多媒体教学和微机操作水平的提高,使德国当时的初中学生32人一台微机提高到16人一台,高中学生12人一台微机发展到6人一台。
英国政府规定:在政府投入的教学经费中,6%必须作为学校专款专用的微机购置费,以保证20%中小学上INTERNET网。
芬兰政府拟定的信息社会发展战略规定:从1995年开始,受到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必须达到使用计算机和上网的技能。
日本政府要求首先在小学、初中、高中各个阶段的所有学科都要使用微机进行教学。
我国于1978年创办了中国广播电视大学,1986年建立了中国教育电视台,1993年中央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积极发展广播电视教育和电化教学,推广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1998年国务院转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要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到2000年办好全国教育电视节目,重点满足边远、海岛、深山、林牧地区的教育需要。1999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充分利用现在资源和各种音像手段,继续搞好多样化的电化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2000年8月24日召开的第九届全国人民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作的《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工作情况的报告》,对如何科教兴国指明了战略目标。
为适应知识经济的到来,我国已进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时代。提高人的素质,培养人才,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国家繁荣进步的原动力。为使每一名学生都享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国家最近建立了101远程教育网,该网以中国素质教育为己任,发挥北京的教育优势,利用INTERNET网的特点,促进优秀教育资源共享,在网络时代为全国大、中、小学生提供高水平的教育辅导。101远程教育网已正式成为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让学生坐在家里也能上重点学校的课程。
在101远程教育网上,入网者可通过网络向老师发出电子邮件,提出问题,老师收到后,再通过电子邮件予以解答,从而实现省时、省力、经济的交互式双向交流,老师和学生在网上平等的交流学习和思想。此外,还开设文学、艺术、生活、科学等讨论区,学生们可以对各种问题畅所欲言,提高了学生与社会交流的能力。
101网上老师还提出了重要一点,就是在学习中学会提问。如果没有疑问,就不会有新的见解,没有新的见解,一切都以书本为经典,以老师的课堂为准绳,就不可能有创造。101网上开设的疑问提问区,恰恰满足了学生的需求,教学精彩内容,加上丰富多彩的网上生活,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有声有形的课堂环境,使学习变成了自觉自愿的兴趣,学生再也不为课业负担而困惑,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自信心大大增强。
由上可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加快和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党中央把教育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更加重视教育技术在提高国民素质方面的作用。
“善弈者谋势”.1995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纵观世界发展潮流的基础上,高瞻远瞩地提出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并确立了我国科教事业的总体目标.这个战略的确定,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科教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党中央对中国现代化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高超的治国谋略,对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伟大振兴将发挥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堪称划时代的战略抉择。
三、国外教育技术发展对我们的启示
1、教育技术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为指导。从七十年代开始,教育技术作为独立的科学概念和专门理论逐渐形成,并作为一项独立的研究领域和新兴的专业实体已为社会所承认。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一直把发展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手段现代化作为一项政府行为予以规划和管理,这就为培养跨世纪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可靠依据,但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来指导教育技术的发展,这样才能使教育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教育技术必须在教育最优化过程中发挥更大的潜力。国际先进经验和我国教育改革实践充分证明,要进一步实现教育最优化,教育技术仅仅停留在媒体技术阶段是远远办不到的,因为在媒体技术阶段,教学手段的研究重点只是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这不过是教育技术的一部分。教育手段现代化要在教育最优化过程中发挥更大的潜力,就必须研究整个教育系统,研究教育的全过程,从整体角度研究怎样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如何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以及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方法等。这样在对教育进行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系列活动中,才能为实现教育最优化进一步发挥教育技术的作用。
3、借鉴国外教育技术的先进经验,明确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联系在于信息技术为教育技术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提供多种现代化教学媒体。区别在于信息技术的范围较广泛,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可以使用信息技术,而教育技术则有其特定的使用范围,它主要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4、努力缩小东西部差别,发挥教育技术优势,培养具有较高技能、最新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手段现代化发展还不平衡,国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将资金向西部倾斜,扶贫方式应以智力扶贫为主。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广泛使用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也十分迅猛,引起了教育的深刻变革,给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我们要把握时代的脉搏,关注世界教育技术的前沿动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研究及实际应用,为培养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早日实现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