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我国与发达国家教育技术发展战略比较(1)

2017-09-01 06:10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我国与发达国家教育技术发展战略比较(1)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内容提要]:如何用教育技术来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是
 [内容提要]:如何用教育技术来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是全世界各国都在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对教育技术的内涵、发展趋势、国内外教育技术发展战略比较及国外教育技术发展对我们的启示 ,作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教育技术发展趋势 发展战略比较 科教兴国

  当今世界各国都把科教兴国作为重要举措。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电子仿真模拟技术、虚拟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等高技术手段引入课堂,使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规模和教学范围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新形势下,进一步钻研教育技术理论,使其深化教学改革,是摆在教育技术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一、教育技术的内涵及发展趋势

  人类对教育技术理论的研究与实际运用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历程。我国电化教育至今也有近七十年的历史,与国外的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一样,教育技术的内容、范围在不断丰富、扩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现代教育技术随着改革开放与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发展十分迅猛,广播电视教育与卫星电视网的建立与发展,院校电化教育的深入,已成为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媒体技术已在我国教育改革中显示了巨大威力,成为教育改革中最有生机与活力的积极因素。现代教育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证明了教育技术的开放性与国际性,它不仅使我国教育手段发生了重大变革,也使教育理论、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

  “教育技术”顾名思义是与技术息息相关,但决不单纯是技术问题,它的新定义是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经过多年总结,四次修改,于1994年作出,并得到国际教育界认可的。其内容如下:“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它从教学整体出发,运用系统科学以优化资源配置与学习过程,使其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在研究教育技术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教育手段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两个概念。教育手段现代化是指教学中技术发展,设备引入,手段更新的过程,它的主体就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和发展。教育手段现代化着重指技术变化过程本身,教育信息化则包含了包括信息技术应用在内的教育信息资源开发,高效利用,思维、观念、组织和管理方式变革等重要内容。

  教育技术现代化是在两条线上同时展开的,一是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它经历了视觉教学、视听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历程;一是教育技术观念的现代化。电视技术出现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美国于1936年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黑白摄像机和黑白电视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数千年来,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光学、电学和磁学的基础知识。早在1864年,英国的物理学工作者麦克斯威尔在总结前人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光和无线电波都是电磁波的论点,并计算出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和光速相等。光能反射、聚焦、无线电波具有同样的特性。但当时由于技术条件限制,他没有在实验中加以证明。

  1888年,德国的另一位物理学工作者赫芝,利用电极火花的振荡得到了无线电波,他证明这种无线电波的确和光一样,能够传播和被金属板反射,但是他确认不可能用它通信和作其他用途。直到1895年,在俄国的波波夫发明了无线电波接收的通信机件,并发现可以接收到很远的距离传来的信号之后,才预见到有可能利用这种现象来发现人们肉眼看不到的图像。电视技术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为今天的远程教育提供了最基本的依据。十七世纪捷克教育家奈美纽斯创建了直观教学,他根据英国哲学家培根“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源泉”的论断,提出了教育的直观性原则。直观教学伴随着教学论的确立,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这种以书本、图片、模型与口语、黑板、粉笔等主要教学媒体结合的新的教学方式,为我们的传统教育奠定了基础,也是教育技术发展到直观教育技术的阶段。西北师范大学电教中心南国农教授是我国教育技术工作的老前辈,三十年代就留学美国,他曾专门做过试验: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试验结果说明了运用视听教材能提高学习效果。

  1931年美国哈佛大学对麻省三个城市的中学进行了实验,用电影教学的学生比不用电影教学的学生成绩高20.5%。

  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1920年以前使用的只是书本教材,到了1920年以后,逐渐出现了音响教材,以幻灯、投影为主体的形态教材和以电影、电视为核心的动态教材。特别是以广播电视为主体的远程教育形式的出现,电化教学的“三深入”使其教学手段产生了质的飞越。到了九十年代,计算机的新技术,带来了信息传播技术的革命,有力带动了教育技术乃至教育方式的革命性变化。世界范围内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卫星技术的应用,扩大了人们的认识空间,特别是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为一身,实现了传播一体化 ,开拓了主观对客观世界学习和认识的新兴方式,为人才从经验型、知识型向智能型转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现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客观上带动了教育技术深刻革命。

  当今世界各国都对教育技术的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试图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使教育处在一个绝对优势的制高点上。

  发展中国家印度在对东北边境地区战略性开发所采取的六项措施中明确指出:政府将自2000年4月开始,准备耗资20亿卢比(约4650万美元),在两年时间内为东北各邦建立400个计算机信息中心,中心将提供先进的电脑设备和上网条件,供东北地区居民接受电脑培训和上网实践。这项计划显示,印度政府打算让落后的东北地区在新技术领域迎头赶上,而不是采取“爬行主义”。突尼斯要求全国的科研单位,大、中、小学生和图书馆一律上因特网。此外成立全国儿童信息中心,统领全国小学生的信息资源开发教育。马来西亚建立了“多媒体超级走廊”,使教育信息化达到了国际水平。韩国的“教育革命”强调要果断地剖析今天的教育。使今天的教育脱胎换骨,这是达到耸立在世界中心的新韩国的最佳之路。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日本政府要求在传统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方法的框架之外,探索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并通过网络创造理想的交互式学习环境。美国的教育技术规划希望1997年成为美国中小学的网络年,该规划将极大地改变基础教育领域内教与学的方式、手段和过程。1998年投入510亿美元,使每一位公民都能利用信息技术终身学习。

  进入八十年代,我国在高教界也开始了对教育技术理论的研究,新一届教育部长公开发表文章,大力倡导教育技术,并提出它是现代教育的制高点。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实属首次,对快速高效的培养适应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网上教学工具的质量评估(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