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作者:王英姿 汪祝萍 程海瑛 林蕴
有效机械通气已作为抢救严重急慢性呼吸衰竭(ARE)的常用措施,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由于给患者带来痛苦,并有许多并发症,临床上只用于危重病人,对ARE初始发作患者只能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本科采用鼻塞正压给氧(N-CPAP)治疗ARF 3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本院2000年8月至2006年2月收治的危重新生儿中符合ARE标准[1]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胎龄、出生体重、性别、发病年龄、原发病及呼吸衰竭类型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见表1。表1 两组病例临床资料(略)
1.2 方法
观察组应用CPAP-Ⅰ型氧疗仪,通过鼻塞正压给氧,氧流量4.5L/min,FiO2 0.4~0.9,气道压0.392~0.588kPa,吸入气体温度30℃左右,湿度达到饱和;对照组采用头罩吸氧,氧流量4~5L/min,FiO2 0.4~0.5,使用时间同观察组。两组同时均辅以相应的综合治疗,均于氧疗前30min经股动脉取血做血气分析,氧疗后2h复查,评估疗效。
1.3 疗效评价
显效:患儿安静、呼吸平稳、面色红润、反应好、心音有力、手足温暖,血气分析 pH 7.30~7.40、PaO2≥80mmHg、 PaCO2 35~45mmHg、SaO2≥0.95;好转:患儿安静、呼吸浅促、偶有呼吸暂停、面色红润、口周发绀、反应尚好、手足凉,血气分析 pH≥7.30、PaO2≤50 mmHg、PaCO2 ≤50 mmHg(或PaO2较前提高20~30 mmHg)、SaO2>0.80;无效:临床症状及血气分析无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x±s)表示,t检验,计量资料用四格表计算,两组率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血气、呼吸频率、心率比较
见表2。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2h血气、呼吸频率、心率与治疗前比较(略)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砅<0.05,*砅<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治疗后转归
观察组显效17例、好转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3.3%,存活28例(93.3%),使用CPAP时间2~96h(平均24h),病情稳定后改头罩或鼻导管吸氧,死亡2例(为肺出血);对照组显效6例、好转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53.6%,存活20(71.4%),死亡8例(28.6%,其中肺出血2例、呼吸窘迫综合症4例、胎粪吸入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无效患儿均转CMV治疗。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