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江泽民对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1)(2)

2017-09-05 06:13
导读:江泽民认为“我们的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改革和知识贡献。这是面向二

江泽民认为“我们的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改革和知识贡献。这是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1998年5月4日,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这样的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科教兴国的战略,教育部实施了“985”工程,重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等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从此开始了我国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工程。2001年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大会上,江泽民说,“到本世纪中叶,我们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开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离开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
三、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到教育同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列宁的论述,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手段,但在“文革”中遭到扭曲。劳动被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代表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被看作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遭到打击,体力劳动被过分强调,被看作是改造知识分子的手段。邓小平认为一定的体力劳动是需要的,但太多了就会冲击正常的教学秩序。过分强调体力劳动,轻视脑力劳动,忽视了知识分子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忽视了现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与时代潮流是相悖的。邓小平从宏观上,赋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新的意义。也就是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呢?邓小平认为,“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不然,学生学的和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不相适应,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岂不是从根本上破坏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使教育事业的计划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上,邓小平的视野更为开阔,不是拘泥于每一次具体的体力劳动,而是着眼于教育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从宏观上强调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比例要符合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制订教育规划应该与国家的劳动计划结合起来,切实考虑劳动就业发展的需要。”在宏观和微观上,则要求各级各类教育都要通过提高教育质量服务于经济建设,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必须培养高质量的人才。邓小平虽然认为学生下厂下乡参加劳动仍有必要,但是邓小平反对让学生参加过多的体力劳动,他说,“实践证明,劳动两年以后,原来学的东西丢掉了一半,浪费了时间。采取直接招生的办法,并不是不要劳动,劳动可以在中小学就注意。从青少年起教育他们热爱劳动有好处。到大学以后,重点是结合学习搞对口劳动。到农村劳动也可以搞一点,但不能太多。”在邓小平看来,“一般学校要给学生参加劳动的机会。劳动也是教学,是政治思想课。学生参加劳动,一是必须,二要适当,三看可能。普通中学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搞一些小农场、小作坊,学生轮流参加生产,或者到农村参加义务劳动。学校要把劳动定到课程中,每周规定半天,主要是使娃娃们养成劳动习惯,加强集体观念。劳动有了收入,也可以拿来帮助贫苦学生,但是不能把劳动搞成社会职业,不要以赚钱为目的,一提倡赚钱,就容易计较个人利益”。 与体力劳动相比,邓小平更重视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就要在质量上下功夫。“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在新的时代面前,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了邓小平的教育思想,又对时代的要求做出了回应。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仍然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教育不仅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而且“教育同经济、科技、社会实践越来越紧密的结合,正在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作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不仅要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储备,而且要直接参与各方面的建设事业,为推动各项建设事业作出贡献。这就要求必须改革脱离社会实际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通过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的配套改革,尽快建立教育与经济、科技密切结合的新机制。”这时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让学生接触自然、了解社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动手能力。“事实已经充分说明,‘象牙塔’式的教育,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需要教育同经济、科技、社会实践越来越紧密的结合,正在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学校教育要走出“象牙塔”,参加社会实践,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实现教育同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首先要改革教育体制。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教育体制改革。以高等教育为例,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对于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作了明确规定,将能够下放的有关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权力下放给了高校。1993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政府要转变职能,由对学校的直接行政管理,转变为运用立法、拨款、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管理。”1998年的《高等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并具体规定了高等学校在招生、设置学科和专业、组织教学、开展科学研究、进行国际交流、设置组织机构、评聘教师和财产使用等方面的自主权。但法律规定的这些权力并没有完全实现。通过共建、调整、合并、合作的改革,我们改变了高校对政府的隶属关系。原先隶属于中央各部门的通过和地方政府共建,加强了地方政府的统筹管理权力,促使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绝大多数中央业务部门的高校经过调整划归中央教育部门或地方政府管理,形成了中央与地方两级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新体制。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实现教育同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还要树立教育服务的理念,高度重视教育市场的作用。义务教育作为培养国民基本素质的教育,政府要真正承担起自己的义务。但在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市场则是客观存在的。例如幼儿园教育、高等教育、各种各样的培训等。目前我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更要高度重视教育市场的存在及其开放问题。我国人口众多,而教育经费有限。开放教育市场可以使我们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引进国外资金,弥补教育经费不足;同时国外的办学体制和机制还能给我国的教育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中国文化传统与中国教育学(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