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突出“认知”基础的高职环境艺术设计素描教学

2017-09-09 01:40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突出“认知”基础的高职环境艺术设计素描教学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内容摘要 :文章通过阐述高职环境艺术设计素描教学中

  内容摘要 :文章通过阐述高职环境艺术设计素描教学中的设计素描课程、认知方法教学, 探讨了如何在实践中构建学生认知、表现能力,学习和贯通创新基础、方法。

  关 键 词 :造型元素 认知基础 设计应用 创新
  
  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中,如何在有限的课程课时内,突出高职特点,让学生达到适应专业创新的目标,提升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认知素描教学的尝试与思考。
  
  一、了解学生美术基础专业技能现状
  
  现在的中学美术基础教学,为迎合高考需求,师生普遍存在只学习狭隘范围的绘画内容,如素描头像、石膏头像、全身或半身人物速写技法,色彩只有静物写生技法。有些老师只让考生临摹和默写有关考试内容的优秀范画。部分考生在美术技能考试时,只是背画了某老师的素描、速写、色彩作品。应试教育导致好多学生绘画知识与能力是片面的,断断续续的,没有系统也不连贯,更谈不上对艺术的理解。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应发挥艺术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对智慧的启发和提升未来人生的生活品质功能。
  
  二、认知素描教学致力于构建学生设计职业方法、能力及人文精神
  
  如何针对考生现状,在有限的课时里,用认知方法进行设计基础教学。教学实践既是帮助学生掌握对绘画基础规律的理解,特别是了解知识的关键点,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以及新知识的生长点,精心设计、经典讲解,把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易错处、思维的阻塞处、知识连接的断裂处讲深、讲透,又让学生在迷茫中“豁然开朗”,达到“画龙点睛”的目的。建立清晰、完整、系统的认知结构,为适应设计艺术的迁移应用、拓展创新思路与方法奠基铺路。也希望能通过艺术教育的疏导功能,平衡身心,舒解压力。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三、用造型认知规律去启发学生的认知智慧,激发表达欲望,提高表达能力
  
  艺术设计者不仅要有能力描绘事物的多样性,更要能熟练地创造出新形象,以适应社会需求。首先学生要理解造型的奥秘,认知与掌握表达自然、创造自然的规律,学会用不变应万变的本领。所谓不变,是造型的方法、规律不变,去应对世界上千差万别的形象,去创造世界上令人耳目一新的形象。任何新的形象都是由一个个形组成,每一个形都可以用最简单的几何形来分析、归类。认识与掌握了几何形分析、分类、表达方法,就是认识、掌握了绘画语言的基本元素。其重要性如同英语的字母,音乐的基本音符。
  对环境艺术设计基础课,前一到三周素描练习集中在对几何形的认知训练上,让学生充分理解几何形描绘的基础性、后续性的深远意义,点、线、面表达的基本规律与方法。引导学生尝试用几何形的加、减法去创造世界上看不到的新形态。其间,学生对研究性、认知性的素描思维学习方式——由具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象,有一个认识与适应过程。老师的指导作用尤为重要。
  
  四、用认知方法克服环境艺术专业学生的学习难点,形成正确可行的学习方法
  
  在理解几何形造型规律基础上,环境艺术学生表达训练的主要难点,一是面对室内、室外较大空间,缺少表达经验,欠缺观察、分析、表达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学生高考以前的美术学习经验,长期局限在素描、静物、头像、全身或半身人物速写、色彩静物的较小空间范围的表达方面,而且多注意明暗调子表达,对几何形体构成认知的不具体,较多注意画面的绘画表达效果而不重视对形体确切的认知。二是学生对学习概念的认识上,一些学生分不清学习绘画与绘画的区别。老师不仅布置作业,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实践过程中,让学生的心智能力、思维能力有所提升,如独立认识、思考、自我尝试、主动构建知识的能力。学习就意味着尝试、改变,而不是仅仅画一张画。三是老师平等的教学态度,有利于营造学生认知的学习环境。如果老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仅仅是简单批评,就会使他们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也会丧失学习的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得到尊重、鼓励和指导,应有机会和老师平等交流、讨论问题。正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张建国
上一篇: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的思考(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