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言教育家(1)网(3)
2017-09-11 03:16
导读:众所周知,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教育业绩都是与那些执着的教育家连在一起的。人类社会从古到今崇尚和称颂的教育精神,都不是抽象的理论和观念,而
众所周知,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教育业绩都是与那些执着的教育家连在一起的。人类社会从古到今崇尚和称颂的教育精神,都不是抽象的理论和观念,而是由教育家们的教育成就凝结而成的。事实上,教育家的出现是与教育的成就相互映衬的。因为有了诸多著名的教育家,所以才会有教育的繁荣和辉煌;而教育勃兴和繁荣的时代,也必然是教育环境宽松和温暖、教育家的思想和追求被尊重和保护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必然会有众多的教育家涌现。而在教育品质低下、教育风气浮躁、功利、庸俗的时代,教育家则无疑是稀缺或罕见的。因为在这样的时代中,教育的主体性被其他因素淹没了,教育家的思想和追求被边缘化了,教育领域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或者是
政治,或者是经济,总之不是原本最应该一是的教育家。而教育的非教育化,使教育失去应然的高洁灵魂和品格,蜕化为权力的奴隶或逐利的工具,教育健康发展需要的正气缺乏,而渔利、势利、庸俗、投机的风气盛行,其不正常的追求和欲望使教育屡屡成为乱收费的重点、成为学术腐败的重灾区,从而使真正的教育家成为稀缺资源。退一步说,在这样的时代里真正的教育家不能说绝对没有,但无疑不会太多,而期待真正的教育家则在很大程度只是一种奢望。所以,以那些似是而非的标准给一些本质上只是教育官员的人乱贴教育家的标签,不但无益于教育的健康环境建设,反倒会给教育的思想和理论领域造成混乱,助长浮夸风气的繁衍和泛滥,降低教育精神和品格的品味,加深人们对教育品质的轻视和不屑。君不见在当前的教育界,有多少身不在大学、学不足以教的人,却依据权力或金钱攫取了“教授”、“博导”的头衔,其中隐含的“逢迎”、“交换”、“功利”意蕴已经使教育变得非常猥琐和卑贱。而作为在国内享有盛名的学者,对此应该保持足够的警惕和谨慎,因为真正的教育家的存在与否及其作用发挥的程度,是教育生态水平的晴雨表,而把教育官员换算为教育家,容易造成教育环境清洁、教育机制合理、教育风气纯正的假象,使我们丧失对教育生态的理性判断,减弱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的动力和意愿,迟误教育实质性进步的速度和契机。这无疑是任何一个对教育怀有责任的人都应该深思的。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立足中国的教育进步,我们期待中国的教育界能够出现众多的教育家,期待在他们的影响下使我国的教育事业恢复以往的纯洁风气和良好声誉,并且推动我国教育产生实质性的进步,然而实现这个期待的前提是我们首先要有一个关于教育家的准确的标准或概念,从而使我们的期待真正成为促进教育家产生或涌现的温暖土壤。所以,作者以为与其依据“中国特色”的逻辑为缺乏教育家素养的人乱贴教育家的标签,不如诚实地对我国高教领域中目前存在的数字化泡沫、官本位风气、学术腐败等问题进行反思,严肃认真地清除体制弊端和文化垃圾,踏踏实实地建设优良的学风、教风和校风,创新性地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使我们的大学教育名副其实,真正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策源地和加油站。而当我们的教育环境健康了,教育机制和谐了,真正的教育家自然而然地就会涌现出来。这或许才是我们应该做出的理性选择。
共3页: 3
论文出处(作者):王长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