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对红岩精神的培育(1)
2017-09-12 06:47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周恩来对红岩精神的培育(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红岩精神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人培育起来的
摘要:红岩精神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人培育起来的一种爱国主义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的继承与发展。它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周恩来为培育红岩精神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周恩来;培育;红岩精神
红岩精神是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重庆红岩村这个环境下,以周恩来为首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人培育起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时期,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为中华民族走向新世纪,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周恩来为培育红岩精神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今天学习、研究、总结、弘扬红岩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作者写作该文的现实意义。
一、红岩精神产生的历史背景
抗日战争在武汉失守后转入相持阶段,抗战形势巨变,日本由重视国民党,轻视共产党转为重视共产党。采取军事、政治两手政策调集大部兵力对付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对国民党则采取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政策,以分化瓦解中国内部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英美劝说国民党向日本投降。汪精卫集团公开叛国投敌。国民党于1939年1月召开五届五中全会,确定其政策,重点从对外转向对内,制定了不“溶共”、“限共”、“防共”、“反共”方针。日益走向投降,反共独裁方向倒退。武汉失守,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定重庆为中国战时的陪都,重庆一跃而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指挥中心。重庆成为国民党、各民主党派、民主人士的汇集地,成为全国各民族、海内外一切抗日力量的汇集地。一切要求抗日的人们都纷纷汇集到重庆。面对这种新变化新形势,共产党必须与时俱进,抓住机遇,扩大阵地,发展自己,从农村进入城市。到重庆建立阵地。这既是坚持抗战的需要,也是共产党发展自己的需要。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但另一方面,战时重庆又是一个大染缸。国民党上层社会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社会腐败污浊,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既是个虎穴之地、又是政治腐朽、思想颓废之地。共产党员随时有被捕、被杀之危险。周恩来任书记的中共南方局作为中共中央的派出机构,面对这一形势,其主要任务是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三大政治口号,实行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在坚决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下,周恩来认为必须狠抓思想政治教育,其内容就是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把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共产党人才有立足之地,抗战才能取得胜利。因此,政治路线必须依托思想路线,把政治路线与思想路线紧密联系起来,培养一种精神力量,即我们现在所称的红岩精神,才能坚持长期抗战,夺取抗战胜利。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二、红岩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关系,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1.井冈山精神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向何处去?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实事求是,抛弃了“城市中心论”,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得到农民的拥护,毛泽东最先敏感到红四军共产党内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这对于执行党的路线妨碍极大。其来源是由于党的组织基础的最大部分是由农民和其它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成份所构成,若不彻底纠正,中国革命是不可能发展和胜利的。为此在党内开展思想上的革命,对党员进行无产阶级思想教育,肃清非无产阶级思想,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进性。这种发展起来的内在的无产阶级精神力量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精神支柱和根本保证。
2.长征精神
人们称之为走的精神。长征精神历经了二万五千多里的行军,走了12个省,穿越了地球上最险恶的峰峦沟壑,翻越了一千余座大山,“天上有飞机,地下有追兵,围追堵截,夜里行军,吃的是草根树皮,穿的是梭衣草鞋。蒋介石一心想把红军消灭的梦想彻底破灭了。红军长征是一曲工农红军求生存,求发展的凯歌,是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信念和力量,是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抗争。长征在艰苦斗争中,在生死拼搏中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民的意识,弥补了许多世纪中国人民所缺乏的精神与团结,却在长征生存抗争中培育起了精神与团结,红军长征正是依靠精神与团结的力量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长征精神是井冈山精神的继承、深化与发展。长征精神的形成又使中华民族精神的潜力得到很大的发展,使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精神发生了跨时代的质的飞跃。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3.延安精神
中央工农红军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和先期到达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长征以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国民党的失败而告终。从1942年起,中国共产党进行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目的是为了端正党的思想路线,从认识上清算党内的“左”的错误,在全党树立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作风。为了克服物质上的困难,开展了大生产运动。毛泽东曾作了高度评价。他说:“整风运动和生产运动,曾分别地在精神生活方面和物质生活方面起了和正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毛泽东从
哲学的高度概括了精神和物质、物质和精神的辩证关系。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质决定精神。在一定条件下,精神可以起决定性的作用。这是彻底的辩证法。井冈山的斗争,红军长征的胜利,充分说明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毛泽东的科学概括,是对井冈山、长征取得胜利的科学结论。抗日战争要取得胜利,必须充分发扬中华民族的民族伟大精神。红岩精神对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发展,是在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由无产阶级革命家培育起来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
三、在红岩精神鼓舞下的重庆人民对抗战胜利的重大贡献
在红岩精神的鼓舞下,经过周恩来等人的努力,在重庆形成了一条以爱国、团结为核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国统区人民的大团结,并与敌后中共抗日武装斗争相互配合,在两条战线夹击下,最终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自由。毛泽东说:“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在红岩精神的鼓舞下,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重庆对抗战的贡献居全国之首。重庆工人生产了大批枪支弹药送到前方,制作了3亿米布匹的军服,生产皮靴10万多双,制作军用皮件80万套。每月生产柴油3万吨,机油三、四万加仑,供应文化用品28470吨。每日生产面粉7万袋。生产军粮是重庆农民所承担的一个艰巨而重大的任务,青壮年农民都上前线了,只剩下老弱妇孺参加生产劳动。重庆农民共捐粮食84438748石,占国统区的1/3。重庆人民不仅保证了军粮的供应,还保证了内地厂矿职工、大中小学校的师生以及政府工作人员的口粮。
在红岩精神的鼓舞下,重庆人民还从人力、财力上支援抗战。川军几十万人上前线。据不完全统计:川军战死者263991人;负伤者356267人;失踪者24025人;总计646283人。以财力论,据粗略统计,以重庆为中心的四川,共担负了4400亿元,占全国财政总支出的1/3。重庆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和奉献精神,承担着东南沿海一带内迁重庆的人民住、吃、穿、用等一系列问题。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如果没有重庆人民的重大贡献,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四、周恩来培育“红岩精神”的内容、原则和方法
共3页: 1
论文出处(作者):简福平 谭文全 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