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谈日本“职业技能士”的特色、模式与借鉴(1)

2017-09-21 02:21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谈日本“职业技能士”的特色、模式与借鉴(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 在日本,“职业技能士”是一种职业资格,也是职
 [摘要] 在日本,“职业技能士”是一种职业资格,也是职业训练指导员进行研究生层次教育的一种途径。我们应借鉴“职业技能士”的培养经验,设立针对中职教师研究生层次教育的专门制度,授予“技术硕士”学位或“技术培训师”职业资格。

    [关键词] 日本 职业技能士 中职硕士

    为加快我国硕士层次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国务院学位办于

2000年颁发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制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并于同年选定天津大学、同济大学等13所不同类型高校,通过推荐、报名、考试,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选拔优秀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简称“中职硕士”)。经过几年努力,“中职硕士”这一培养职教师资的新模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中职学校培养了一批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受到广大中职学校的欢迎。但是,“中职硕士”在培养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亟待改进和完善的问题。特别是其培养模式亟需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而日本近年来逐步形成了不同专业背景不同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生教育特色之路,特别是“职业技能士”的培养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日本“职业技能士”的产生及教育特色

    (一)日本“职业技能士”的产生

    日本的“职业技能士”是为在工业领域的生产一线上掌握实践技术的职业训练指导员所进行的研究生层次教育而设计的,主要由日本职业能力开发综合大学研究科培养。“职业技能士”既是一种职业资格,也是职业训练指导员进行研究生层次教育的一种途径。它的产生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的到来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刺激了日本社会对高层次专业技能人才旺盛的需求。一方面雇佣形势、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对劳动力的高学历化需求加剧,另一方面快速的工业技术革新的变化,使与工业生产相关的特定技能训练变得更为陈旧,无法适应当前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作为高等教育训练机构,应不断根据社会需要,保持职业训练业务不断更新,提高职业训练机构职员的创造力。在综合考虑上述情况后,日本职业能力开发综合大学设置了研究科,以提高涉及职业训练各领域的专门人才素质及学历层次。同时,为补充日本职业能力开发综合大学专业人才的不足,加大职业性专门硕士培养的力度,日本近几年来建立了职业研究生院制度,它是将以往由研究生院培养职业化高级专门人才的职能进行单列,建立专门职业化人才培养研究生院的一项制度,类似于我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建立职业研究生院的目的是培养国际通用的高级专门职业化人才,使培养对象具有更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出色的职业专业能力。职业研究生院目前所涉及的领域主要集中在与专业化资格相关的领域,如法律、会计、商业、医疗、公共政策、公共卫生等。截至2005年,日本已有法科职业研究生院74所,其他专业职业研究生院35所。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二)日本“职业技能士”的教育特色

    经过几年的探索,日本“职业技能士”的教育已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特色。

    其一,加强实践性教学。实践性知识既来源于理论知识的转化,更来源于以技能为主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得到的体会和反思。以机械专业“职业技能士”培养的教学计划为例,机械工程学特别实验实习和专业实际操作高度化实习同一课程要按难易程度分三次进行,使学生反复回味思考所学技能的要点,从而使技能得到迂回式提高。

    其二,重视导师配备。职业技能士的导师一般要求有硕士以上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职业技能士的导师具有资深的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和较强的研发能力。日本每个专业“职业技能土”的培养需配备专职教授、副教授20余名,还有助教近10名,兼职教授若干名等,师资力量较为雄厚。

    其三,构建创新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日本新世纪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战略,其核心内容是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规模,满足社会经济以及区域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不同需求,实现职业性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个性化与灵活化。职业研究生院这一研究生教育组织形式,既是“职业技能士”培养的补充,又为其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

    其四,注重办学组织形式多样化。为培养高层次职业性专门人才,各职业研究生院积极探索各种办学形式,力求办学体制富有个性和特色。如筑波大学研究生院经营和政策科学学科在东京都文京区开设夜间研究生院;中央大学研究生院商学科实施与其他大学的学分互换制;法政大学研究生院经营科设置培养副业家和冒险资本投机者等实用性课程;芝浦工业大学研究生完地域环境和机械控制学科实行特别的学位授予制度,如在自己企业取得研究成果也可以得到硕士学位。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二、“职业技能士”的培养模式

    日本“职业技能士”的教育模式不断完善,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培养方案。“职业技能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科学知识,开发高技术、高技能的创造能力,具有在大学之外技术、技能领域的研究开发能力,具有掌握为训练设施本身革新的研究开发能力,以在生产现场掌握较强的实践技术的职业训练指导员为目标。

    (一)“职业技能士”的入学资格

    该研究生课程分两年和一年课程,符合下面条件之一者,可获得二年课程入学资格,即:职业训练大学长期指导员课程毕业者、四年大学本科毕业者、指导员经验三年以上者、在国外学校教育完成十六年者,其他类大学毕业和被认可具有同等学力以上者。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并具有三年实践经验的人,可获得一年课程入学资格,即公共职业训练设施指导员、企业内训练学校指导员,其他职业训练机关职员。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中职校教育资源的荒废与优化(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