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管理”在小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应用(1)(2)
2017-09-26 02:33
导读:三、应用柔性管理解决当前小学生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当前小学生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我们应用柔性管理的方式来加以改善,具体采取以
三、应用柔性管理解决当前小学生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当前小学生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我们应用柔性管理的方式来加以改善,具体采取以下三种途径:
其一,采用情感化管理,树立平等意识,解放人性,让学生个性化发展。
情感化管理是柔性管理的一种手段,就是要注重小学生的内心世界,根据情感的可塑性、倾向性和稳定性等特征去进行管理,其核心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消除学生的消极情感。
首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尊重他们的自主性,相信他们的潜能。只有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地培养其健全人格。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不仅是教育的出发点,而且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只有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才可能为他们创造一个充满朝气的、更加宽松的空间,使他们在心理安全、心理自由中神思遐想,在没有思想的禁锢和盲从中无拘无束地探索创新,才可能最大限度地要求他们,使之成为一个德才兼备、体魄健全的、具有极大竞争力和创造性的21世纪的主人;只有相信学生潜能,才可能寄予厚望,激发其求知的欲望、执着的追求和为事业献身的热忱。有了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和信任,师生之间才可能产生心灵的感应、情感的交融,营造出生动、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结出期待效应的硕果,促进了现代教育观念的建立。
其次,班主任应废除"权利至上"主义。那种对学生永远正确,永远无条件服从命令和教育的做法是错误的。只有和学生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要倾听大家的意见,让他们知道你尊重他们的想法,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要向他们授权,不授权会毁掉人的自尊心,应该用语言和行动明确告诉你的学生你赞赏他们。其实,人的个体就是一个微教育场,如同磁分子本身就是一个小磁场,电子本身就是一个小电场一样,他(她)们和教育场发生相互作用,同时具有接受信息、发送信息的双重功能,接受信息时充当受教育者,发送信息时充当教育者,因此,人的个体没有绝对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分,同时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有了新的教育观念,有了平等的意识,素质教育才能顺利地进行,才能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最后,要树立新的人才观、师生观、质量观,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水平。在努力培养思想政治素质过硬、职业道德素质高尚、知识智能结构创新、具有令小学生信服的教师形象方面狠下工夫。要发送信息,必须先接受信息,"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有了信息,才有发送信息的条件和可能,就形成教育场,信息越多,场强越大。一个有爱心、学识渊博的老师可以与学生畅谈思想、交流感情,陶冶情操,悄然无声的潜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其在情感上接纳他并与之产生共鸣,愿意与他倾吐内心的烦恼、乐意与他分享自己的欢乐,让学生在感悟人性之善、人性之美中学会怎样做人,并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的管理目标。
其二,言传身教,教师、家长共同努力,打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一方面,教师要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主要包括班级舆论、班级风气。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凝聚力、班级组织以及班级各种设施所显示的文化底蕴。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文化如何,对学生的全面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融洽的同学关系。教师应热爱每一位学生,亲近了解每一位学生,以自身的行为、作风影响全班学生,克服"保姆式"、"家长制"的班级管理形式,逐步形成一个和谐民主、团结友好、奋发向上、有利于学生自主创新的班集体。
另一方面,家长要建立互教互爱的亲子关系,培养良好的家风。小学生有许多时间是同家长一起生活的,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有耳濡目染的熏陶作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小学生德育的重要源泉。因此家长应努力形成良好的家风,形成诸如追求理想、积极向上、团结和睦、民主平等、勤奋好学、勤劳节俭、爱好健美、讲究卫生等良好作风。让孩子懂得理解、尊重他人,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娇气、不懒惰,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多给孩子劳动、动手机会,重视孩子的生活处理能力的培养,在家庭服务中建立起正常的、友好的互教互爱的亲子关系。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其三,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积极引导学生做集体的小主人,让学生时时想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积极参与集体活动,自觉遵守集体纪律,主动承担集体任务;对班上小干部采取竞选制、轮换制,让每个孩子都享受表现聪明才智的机会;班上的事情让学生自己出主意,自己想办法解决。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自我发展的主人,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在民主和谐、团结紧张、思维活跃、情趣盎然的教学氛围里,学生的个性和社会的发展可得到较好的协调,健全健康人格可得到较好的熏陶和塑造,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亦可得到较好的落实和提高。
四、应用柔性管理时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其一、柔性管理中要把班主任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又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学生的自我管理只有在班主任管理的前提下才能良性发展。离开班主任的外在制约,单纯的学生管理极易走向松弛和混乱。在班级管理制度的建设上,坚持班主任把握方向的前提下,使学生逐步学会自我管理,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
其二、构筑柔性的教育评价指标。当今的教育在观念、方法、目标等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现行的教育评价指标却仍沿用过去的刚性指标,将严重影响学生在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而且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深入。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强调创新教育的今天,不能忽视反映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评价指标,更不能忽略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非认知方面的成就(如,学习态度等)的评价,只有建立起一套适合于柔性管理的柔性评价体系,才能达到通过评价充分促进小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