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及其动力机制研究(1)(2)

2017-09-28 05:15
导读:适应人才类型结构需求的变化,政府和企业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来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一是根据人才结构需求的不同层次,确定对应的教育类型与等级,


    适应人才类型结构需求的变化,政府和企业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来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一是根据人才结构需求的不同层次,确定对应的教育类型与等级,制定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标准、培养培训师资、划拨实训基地、安排职工培训经费等;二是要求学校调整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和课程教学,使其尽可能与数以万计的职业相对应。

    三、当代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人才素质规格的实现

    人才素质规格是从业人员承担相应的社会功能所必备的能力和品质的总体要求,主要是指能够胜任所从事职业岗位工作的人的知能结构。要在职业学校使人的知能结构发生变化并达到相应要求,需要有不同的培养培训机制、不同的教育教学内容及其相应的课程体系、不同的评价标准和实施体系等。否则,这种职业教育实际上就是低效率或虚假的,其社会认可度极低,难以持续发展。实际上,人才类型结构是由从业人员的素质结构决定的。区分和认定一线从业人员中的技师、高级技师、技术员等,主要依据是其素质结构,包括经历和经验。我们所说的人力资源开发,也就是通过教育培训提高人的素质的系统工程,大体上有二个维度:一是开发的广度,即教育培训的普及程度。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决策及其系统运行和具体实施都把致力于人力资源开发作为基本理念,而且特别能够让人骄傲的是,我们尽了很大努力重视了基础教育的部分阶段,已经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二是开发的深度。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已经在向增加人力资源开发的深度方面努力,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得以大幅度提高,职业教育也获得了快速发展。因而,全面研究经济社会不同发展阶段所需求的各类技能型人才的职业素质规格,并据此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最大可能地使所有学生合格毕业并得到社会认可,也便成了当代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同时,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本身存在一个自身的竞争问题,实现相应的人才素质规格也是职业教育机构形成竞争优势的根本。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作为当代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技能型人才素质的基本规格及其变化既有一定的可预测性,又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不同区域、行业的具体情况而形成差异。从人才结构理论看,社会所需的人才大致分为四种类型,其中,技术型人才(工艺型、执行型、中间型)和技能型人才主要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运用成熟的技术和智能(而不是单纯的体能)将工程型人才的设计、规划和决策转化为物质形态的产品,以及直接执行各种操作,是一种智能型的操作人才,其基本素质规格是能具体地从事某一种职业的工作,能运用已有的、成熟的、规范化的技术和管理规范直接生产现实的社会物质财富或提供各类服务,把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的理论、设计、规划和决策变成具体的物质形态。不仅如此,当前,形成职业教育毕业生素质规格的因素主要有就业需求、行业(职业)标准和国际职业教育发展形势。宏观就业市场特别是行业(职业)的标准对各类从业人员素质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职业学校所培养人才的规格,即合格标准,从而成为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目标和课程内容的最主要来源之一。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普通高中教育的内在动力源。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普通高中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提高青少年的基本素质,包括为升学准备的智力素质与非智力素质。因而,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与中等职业教育既有一定差异也存在共通性。实际上,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关系是一种差异与共通并存的关系,这是由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的一种约定俗成性以及两类教育的内在功能决定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服务于人的发展和服务于社会方面都存在价值区别。在服务于人的发展方面,普通教育主要从人的内在身心结构来关注人作为高级生命体的自然价值,即人类特有的生命潜能、性灵和人格的尊严,并侧重理想层面的人的发展的全面性,以及人与整个客观世界的关系;职业教育则关注人在劳动分工中的社会价值,关注人的现实层面的发展的全过程性,即人的整个职业生涯,从外部条件来关注人在社会中的物质生存状态、以职业性劳动表现出来的相互作用状态及这种作用所产生的诸如人的社会地位这样的最终结果。在服务于社会发展的价值方面,普通教育重在“心”素,而职业教育重在“物”素。二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内容和实现方式上富有个性。凡有利于开发人的身心所包含的一切积极因素的教育内容,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增强社会凝聚力的主流意识形态、价值准则、法律制度、思想道德也都应归为普通教育的范畴,其认知内容不以应用为唯一目的,而重在认识过程的本身。职业教育则是以职业需求为准则,主要以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为核心,以职业道德、职业规范为辅佐。在实现方式上,普通教育体现了较强的国家意志性和国家的干预性,办学主体和办学形式相对单一,有较强的计划性,其激励和约束机制主要依赖于政府、专家的评价和监控,其次才是社会公众的感受。职业教育则赋予受教者和教育主体更多的主动权或选择权,其激励和约束机制主要依赖于市场竞争和受众的评价。三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可以相互联系与渗透。具体地讲,可以实现时空联系、层次联系和在功能延伸上渗透。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源通过教育系统内部,以及中等职业人才使用和管理系统发生作用。作为一种内在动力机制,技能型人才素质规格的实现有两层基本含义:一是中等职业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持续追求。对人才素质规格的实现,是当代所有学校“正规”教育的最主要推动力量。为了增强学校的生存竞争力,职业学校的行政管理、教育培训、鉴定考试方面都会由此产生一系列改革,并由学院式、学术性道路走向职业性、应用性轨道,为企业提供真正有用的人力资源。二是社会特别是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认可的恒久激励。没有社会认可的规格,实际上就是一种单方面的臆想,也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目前,这种动力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很少发生作用。因而,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实际上缺乏内在动力机制的强劲推动,以至于人的社会存在与发展对职业培训的需求目前也不能成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源。

    当然,在国际高级职业人才的素质导向中,都强调未来从事职业生活的核心能力,且被认为是未来从事一切职业的必备的通用能力。职业院校在进行专业变革和人才培养时,也会考虑到学生是否能够达到这样一个标准。而且,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现代社会的职业岗位体系变成了一个不断提高的技术水平的动态大系统,许多工作岗位的知能内涵更为丰富,技术含量不断增加,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素质规格要求逐步提高。具体地说,职业教育所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应具有应变、综合和创新的特征;人才的专业技能应是智力技能与动作技能的结合,并侧重于创造性智力技能的养成;人才的技术应用能力中主要应加强专业基础理论的内容。为适应这种形势的需要,职业教育需要不断深化体系内特别是课程教学改革,相应调整培养机制和教育内容。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参考文献:

    [1]刘合群。职业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P22.

    [2]聂劲松。论职业学校的培养能力。职教论坛,2005(5).

    [3]房剑森。高等教育发展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P29.

    [4]辛忠杰。论社会发展的动力与平衡机制。新华文摘, 2007(6).

    [5]肖化移,聂劲松。从人才结构理论看高职人才培养规格。职业技术教育,2005(19).

    [6]李立生,李文雄。略论产业结构需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2).

    [7]肖化移,贺辉。论职业教育专业与人才培养的改革。职业技术教育,2007(1).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内部驱动力(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