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还有一个问题是国家的财力目前能否负担高等教育的“三生子”。有的同志甚至认为把钱用到职业化、地方化、大众化的高教上去一定会牺牲初、中等教育,一定会影响“两基”工作?[15]发展高等教育的“三生子”的钱从哪里来?实际上现在较发达地区发展“三生子”的经费基本上并不占用原有的教育经费,它们大多是由地方政府、当地社会和学生自己缴纳较高的培养费筹措而来。有一家省教委把原来省财政给予市办大学的补助费予以取消归为己有去补贴它管辖的省办大学。此外,在经济较发达地区人均储蓄已超过万元而且许多家长也已作了子女高教投资的准备?[16]我们为什么不能充分发挥这些资金的教育作用呢?至于牺牲中等教育更谈不上,在这些地区中等教育中不少学校的教学条件比市办大学还要好。这些地区不但已经基本普及了9年义务教育,而且还接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所以谈不上发展“三生子”高等教育会牺牲初、中等教育,相反在高中较普及的地区再不发展大众化的高等职业教育那倒是无视100万高中毕业生的高教需求,助长了“应试教育”的维持,是真正违背教育规律了。可以说,只发展精英高等教育是以牺牲广大高中毕业生的高教需求,特别是牺牲了经济较发达地区高中毕业生的高教需求为代价的。苏南地区大多数市、县的高考分数历来是全国数一数二,但如此高分却由于名额限制而进不了大学,他们难道不是牺牲者吗?这些地区不发展“三生子”高等教育行吗?
“经济发达地区可以发展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但是欠发达地区不行!”这是又一个误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一定程度上会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但是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走向21世纪的今天这个因素还上升到了战略因素的地位,更是正确无疑的。什么叫“战略因素”?就是必须要用超前的眼光来看,韩国在经济还相当薄弱的时候就大力发展教育和高等教育,二战后40年高校入学率达53%,反过来又大大促进了韩国经济的发展?[17]我们不能在口头上讲教育是战略,而在行动上没有战略超前的决心。我们多次在江苏省和国家级课题中研究“大学生通向农村和不发达地区”的问题。大家都认识到越是欠发达的地区越需要大学生去,但大学生也最不愿意去。在人才进入市场的今天,不要说落后地区,就是苏南这样较发达的地区的县(市)、镇也难求大学生,那里的各级领导和各行业技术人员中大学生比例相当低。江苏张家港市是全国闻名的经济文化发达、各方面综合先进的县(市),即使自己办了“沙洲工学院”,毕业生每年输向各乡镇外,还要想方设法引进外地大学生?[18]张家港市各级党政组织、企事业负责人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也仅6%。假如再不允许它们发展“三生子”高等教育,不知何年何月大学生才能通向那里!只有地方办的大众化的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培养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为改变家乡面貌而奋斗的大学生。由此可推知,即使不发达地区也要对高等教育作出战略规划、适当布点地发展高等教育的’三生子”,为当地培养应用性人才以带动地方摆脱落后。
知识经济在今天已见端倪。但是知识经济决不是少数科学家的经济,而是要求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都尽可能的掌握先进的知识、技术、管理的经济。知识经济需要加速培养一流的科学技术优秀杰出人才,也需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四)结论
根据现代化社会的教育标准如何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特别是如何积极发展地方化、大众化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发展高等教育要抓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抓精英高等教育,一方面抓高等教育的“三生子”。
对于精英高等教育要集中力量不能贪快求多,更不能一哄而上,校校争创一流。这些学校要以内涵发展为主,以提高质量为中心任务。江泽民同志说“有所不为有所为”,一流只能是若干所,否则大家争一流到头来谁也争不到一流,这样的沉痛教训还少吗?
对于高等教育的“三生子”要制订鼓励支持政策。一方面希望大多数大学努力调整培养目标,为经济主战场输送应用性人才,同时加快职业化和地方化的进程,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适当扩大规模,面向广大群众。另一方面要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国情基础上有先后地鼓励和支持发展当地高等教育的“三生子”,并予以分类决策、分类指导。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在中心城市已有市办大学的基础上扩大覆盖面建成地区网络,坚持高职方向为地方服务。在欠发达地区要适当战略提前地进行高等教育“三生子”的布点,使之成为大学生通向落后地区的主渠道,这也是改变落后面貌的战略措施。
参考资料
1 肖洪寿 高等教育大众化《未来与发展》,1997年第4期
2 田长霖 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5年第1期
3 张受地 美国两年制大学的考察和研究 《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学报》,1989年11月第3期
4 张受地、邓泽民 加拿大高中后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与借鉴 《高中后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1994年7月第1期
5 张受地 从英国的Polytechnic看职业大学 《高等职业教育》,1993年12月第4期
6 张受地 高等专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比较 《高中后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1995年9月第3期P45
7 叶春生、周丕创主编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论》 南京 南京出版社,1991年4月
8 叶春生、周丕创主编 《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和探索》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
9 “关于加强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工作的意见”,国家教委文件 教高[91]3号,1991年1月6日
10 陈至立在“211工程”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998年6月8日
11 纪宝成中国高等教育在改革中发展《中国教育报》,1997年12月25日
12 郝建秀 积极推进“211工程”建设 《中国教育报》,1998年7月16日
13 陈浩、鲍道苏、徐越?面向新世纪的理性思索 《中国教育报》,1998年1月26日
14 闻之 高职教育∶与传统高教分家 《中国教育报》,1997年10月31日
15 金家富 实现大众化高等教育光明日报,1998年4月18日
16 刘少雪 不宜盲目扩大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 《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第1期
17 尹铭 也谈大众化高等教育 《文汇报》,1998年2月6日
18 钱德元 经济发达地区大众化高等教育势在必行 《上海高教研究》,1998年第5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