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职教发展的走势分析及对策

2017-09-29 02:21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职教发展的走势分析及对策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变型的背景下,与经济发展关系

摘要: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变型的背景下,与经济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职业技术教育,理所当然地成为首当其冲的变革领域。本文从经济领域内的资源配置、供求关系、生产管理、运作方式等方面的变革入手,分析、研究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教走向与改革思路。

关键词:市场经济;职业教育;趋势;对策

 

一、市场经济体制运作的基本特点及由此带来的职教发展新走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商品经济深入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选择。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育,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与特点:

在资源分配上,取代计划经济体制下以行政命令、集中计划为主的配置方式,改为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和主导的资源配置方式。

在供求关系上,取代计划经济体制下以“供给限度”为主要依据,有计划、按比例安排生产的方式,改为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并通过市场运作调节供求关系。

在生产管理上,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指令性命令”和“指令性调配”的被动生产经营方式,改为企业以独立法人实体的身份进入市场,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路子。

在运作方式上,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机械、分割的运作方式,改为以灵敏的市场信息为导向,准确、及时地组织生产,从而实现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均衡化。

跟随市场经济发展的脚步,走向未来的职业教育也将出现若干新的发展趋势:

1.职教与经济的联系更为密切。根据国外的经验和最近20多年来我国职教改革取得的成就可以看出,建立“教促富、富兴教”的良性循环是振兴经济和职教的有效途径。

2.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机制的完善,创新意识、国际意识、效益观念、拼搏精神等品质将成为职教培养新型人才的重要内容。

3.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兴起,知识更新周期的缩短和社会职业流动的加快,学校的一次性教育将发展为社会化的终身教育,并逐步形成体系。

4.随着各类职业学校进入人才市场参与竞争,教育管理民主化、学校个性化将成为职教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关键环节。

5.随着信息传播手段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将引起教育手段、教育组织机构的变革。

二、职教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改革对策

1.确定适度的职教发展规模与速度。衡量职教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是否合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用教育经济学的观点透视,职教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最终要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的制约与支配。一种较为合理的职教发展规模首先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对应、平衡状态。从教育自身来说,职教作为整个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发展规模既有自身的层次比例问题,也有与其他教育类型的合理配比问题。就一个地区而言,职教的发展规模应该是这样一个统一体:以适应当地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以满足或基本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对各类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为目标,既能同基础教育及其他教育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又能自我形成自身的合理结构,形成运转灵活、功能齐全、效益最高的机制系统。

衡量、考察职教规模的合理性,其最根本的要求就是看这种规模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否吻合以及结合的程度如何。但这种“吻合”和“结合”不是刻板的一一对应,而是职教应主动并适当超前于经济的发展要求。因为教育系统是一个时滞系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一个合格的中职人才,从初中毕业算起起码也得2~3年,若培养一个合格的高职人才,则需更长的时间。因此,从教育系统的时滞性规律出发,必须进行职教人才需求预测。从预测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来预测人才的数量、质量、层次比例等情况,据此进一步作出远、近期的职教发展规划,确定适度的职教发展规模与速度,避免盲目性。

2.适当调整职教布局。职教布局是指一定数量和比例的职教资源在区域范围内的分布、组合状态。现实的职教布局是以往不同时期职教资源配置的延续,也是今后职教布局调整优化的基础。目前,我国大部分省仍以县为基本行政单元兴办中等(或以下)职教,这固然有利于调动基层办学的积极性,但实践中越来越清楚地看出单纯在狭小区域内进行职教布局的局限性。在一个县的范围内,某种专业人才的需求很容易饱和,很难长期办下去。但是,一个专业只办二三年就停止,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实习基地等方面都会造成很大浪费。而且,专业教师本来就很难解决,如果再频繁转行就更难解决,并且不利于按照职教规律和特点办事,不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另外,以县为单位设学、布局,也不可避免地带来区域分割,专业设置重复,小而全等弊端。

针对上述问题,可采取以下解决办法:一是在本县统一设学、布局的基础上,本着跨区协办、优势互补的原则,同邻近的一个或几个县联合办学,同类学校或专业的设施、师资统筹使用或互相调节使用,以形成聚集性优势,扩大规模,提高办学效益。互有余缺而又各有优势的学校或专业,实行跨县招生,以发挥某些“拳头”专业的长效作用。二是以地、市为中心,采取区域性覆盖的形式统筹发展中职教育,将各县市职业学校进行专业分工,联合协作办学,跨县招生,学生毕业后回本县市安置,这样可以较好地解决本县“小规模与大需求”、“长专业与短需求”的矛盾,拓宽专业设置和生源渠道,提高办学效益。三是以地区的行业分布特点作为基础进行统筹安排。如东部的上海,从产业结构分析,目前及今后几年内主要行业是机电、仪表电子、信息通讯、商业、金融、外贸、建筑、旅游等,上海职教的结构布局就必须覆盖这些基本的、主要的行业;而以传统农业为基本生产方式的广大西部地区,则要将发展职教的目光投放在农业、畜牧业等相关专业上。

3.培育职教市场。职教供需的市场机制与行政机制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指办学机构同用人单位所构成的供需双方有着直接的横向联系。从法律的角度看,它们双方是平等的。职教市场作为价值规律起作用的一种运行形式,要求职教内部结构的调整、层次规格的确立、学校专业的设置、课程安排的变化等,均受市场供求关系的支配,以此达到适应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通过职教市场,能直接反映学生就业率的高低,检验职业学校是否真正办出了特色和水平。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社会转型期职业技术教育变革的理念(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