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当前职教课程改革中值得关注的倾向(1)

2017-09-29 06:59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当前职教课程改革中值得关注的倾向(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目前我国职教的课程模式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境
   摘要:目前我国职教的课程模式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境地。“以职业实践活动导向”的课程模式,在理论上已有扎实基础,在实践中已取得显著效果,确实是一种较适用于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值得推广。但是,它决不是职教惟一可用模式,而且其本身也有缺陷要予以弥补,另外还有适用场合和条件要求的问题。因而,在其即将形成燎原之势时,须冷静思考、谨慎求实,避免产生大起大落的尴尬局面,从而延误了宝贵的改革时机。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模式;改革

   

    一段时期,无论是中职校还是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受阻。经分析,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不是没有就业岗位,而是我们的学生无法应聘许多紧缺的、新的、技术含量更高的工作岗位。在强调就业市场导向和争取订单式培养,以及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后,情况虽然有所改善,但被动局面总难改观。不少职教院校认为,自己所面临的实际,是就业市场要求越来越高,而生源的进分却越来越低,学生学不了、更不愿意学,难以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其实,究其根本是我们职教的培养模式出了问题——它已无法适应经济和生产技术的迅猛发展,无法适应变化了的生源状况。因此,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进分降而又降的生源状况,迫使职教的课程模式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境地。

    “以职业实践活动导向”的课程模式,主张以养成受众现实的职业能力为宗旨,以从事现实的职业活动的任务要求为内容,以现实的职业活动进程为组织教学活动的线索,以学习者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据一些个案的实践证明,该模式的推行对于缓解当前职教课程模式在两个方面的主要矛盾,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首先,要尽快摆脱传统学科中心课程模式的影响,达到以养成企业界所需职业能力为宗旨的教育目标,利于学生的就业。“以职业实践活动导向”课程模式的倡导者认为,传统的职教课程模式带有浓厚普教学科中心色彩,是一种以“认知”为宗旨的课程模式。因而不适用于培养主要能“会做”的工作者的职业教育。只有理解(而且还常常是一知半解)、没有实际工作能力、还不愿好好做的人,不是生产现场所需要和欢迎的职工。而会做的功夫,是要在模仿实际工作中才能领悟 (大都是程序性的默认知识),光靠读书本(陈述性的显在知识)、离开了实践活动是培养不出来的;愿做的品质也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培养才会更有效。“知”与“行”是有紧密联系但性质不同的两个系统。既然职业教育是以养成职业能力为主旨,就必须在实际或模拟的职业情景中,并按照职业活动的程序组织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才能培养出会做和愿做的人才来。

     例如,南京工程学院在“中德高职教育数控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及实验项目”中,实践了“围绕项目组织教学和实训”的培养模式,出现了毕业生供不应求和提前预订的局面。①又如,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中澳 (重庆)职教合作项目”中,实施了“以行业为先导、以能力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界和学生的好评和欢迎。②实践证明,“以职业实践活动导向”课程模式对于满足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就业有显效。

    其次,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职业实践活动导向”课程模式的倡导者还依据多元智力理论,认为入学进分低的学生不一定低能,这些学生只是在以逻辑思维能力等适合于解释世界的认知活动中遇到了困难,而在改造世界的职业和技术活动中可能会有其智力强项。我们职教的学生,从小学、初中、高中长期以来在有问题的普通教育模式下,他们的智力特长不仅没有得到发挥,相反饱受挫折,而且还彻底磨灭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所以到了职业院校如果还是以原来模式对付他们,就难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更无主动性可言。正是以实践活动为导向的模式,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发挥自己智力强项的机会,唤醒了他们的自信心,焕发了学习热情,充分挖掘了他们的潜能,不少学生有了惊喜的表现。例如,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运用了该模式,不仅不少学生很有成就感,而且还成了组织群众文娱活动的能手,在实训实习时就成为地区、企业受欢迎的行家里手。

    总之,“以职业实践活动导向”的课程模式,在理论上已有扎实基础、在实践中已取得显著效果,确实是一种较适用于职教的课程模式。尤其是其合理内核值得吸取——只有在职业实践活动中才能学会“做”,并能符合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需要;只有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学习特点与特长出发,才能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然而,“以职业实践活动导向”的课程模式,是不是我们多年来要探索的、理想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笔者以为,在积极提倡和大力推广该模式之前,还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冷静和深入的探究。笔者的初步认识是:它是职教课程的一种好模式,但决不是职教课程惟一可用模式,而且其本身也有缺陷要予以弥补,另外还有适用场合和条件要求的问题。笔者以为,切切不可采取“大一统”、“一刀切”、“一风吹”的推广策略,为此提出以下各点请同行们斧正。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高职软件专业技术课程的改革与探索(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