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课程综合化实施的基本策略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始终关注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关怀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愿望。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说:“无论你是否愿意,信息社会使我们每个人都将成为终生学习者”,因为“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没有一种或一组技能和知识能为你服务一辈子,因此,现在最重要的技能是学会如何学习。”职业教育的课程必须围绕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四个支柱来进行改变。学会认知,不是指获得前人创造的现成的知识,而是指学会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学会做事,不是指学会从事某一特定的具体工作,而是指各种能力不断积聚;学会共同生活,是指在自我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会善于发现他人、认识他人、理解他人、乐于助人,懂得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和相互依存性,从而主动地与他人共处;学会生存,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从生活的角度对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
实施课程综合化的主要措施是:
1.对课程学习活动方式进行整合。传统课程观的弊端之一,就在于把学生视为书本知识的接受者,接受学习成为主要学习方式。我们应关注学生与课程之间的关系,要注重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等基本的学习活动方式。教学方法要灵活,应根据内容不同和学生学习心理规律采用不同的方法。不同课程使用不同教学法。如《基础会计》主要用讲授法、练习法;《经济法》主要用讨论法;《审计》主要用实践法等。同一门课程不同章节使用不同教学法。如《经济学》教学中,经济案例分析一节,介绍基本概念时用讲授法;列举案例时利用启发式;分析案例时利用讨论法等。同一章节使用不同教学法。如《财务会计》第六章第一节费用与成本的关系一课,要将启发式、讲授法、归纳法、比较法综合使用。
2.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课程内容的整合,应体现综合性、生活性、现实性、实践性和探究性的特点。生活性,是指强调课程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体验与领悟。现实性,是指课程具体内容的设计要从现实出发,充分体现学生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对他们成长的客观要求。实践性,是指课程内容的设计及其实施,要通过引导学生对自然事物、社会事务等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
3.批准科际联系点。各学科任课教师之间加强沟通,以集体备课为主要形式,在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的基础上,以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为主线,根据学生职业活动原则寻找学科之间的联系点。这些联系点学习不能川学科课程教学中那种告诉式、劝导式,要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和丁作实践。职业教育学和丁业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丁作经验是一线生产、服务人员最重要的知识。他们丁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多通过工作实践获得,如接触设备、生产工艺、业务程序、为顾客服务和与同事们的专业交流等。财会专业中《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联系紧密;《财务会计》中成本和费用一章与《成本会计》联系紧密;《审计》与《财务管理》联系紧密等,我们在它们之间确定联系点,根据联系点,组织学生在丁厂、企事业单位调查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推广到更多门课程之间。
4.强化专业课教师的培训。课程综合化的关键是教师综合的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通过培训促进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同时,要让每位专业课老师在胜任一两门课程教学的基础上熟悉学生所学习的全部内容,教师要有强烈的综合意识并经常进行综合知识的自我更新;教师要具有问题意识,具备探究的能力;教师要具备自主获取信息,主动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本文所指的课程综合化,是狭义的综合,是在教科书没有改动情况下的权宜之计。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将冲破传统学科课程论的束缚,冲破专业划分过细、专业面狭窄等传统专业观念的束缚,课程综合化将向组合型、完全综合型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新理念[M].袁振国著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 [M].郭元祥著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